本來放進購物車的是奶酪,結賬時賬單上卻變成了羔牛帶骨肋條,價錢也多出了近350元;本來買的是蛋黃醬,結賬時又變成了沙拉醬,貴了3元多!
一個月內,市民張先生在麥德龍超市連續兩次遇到這樣的怪事,這是為什么呢?
狀況:買奶酪卻被當牛肉算賬
“我到麥德龍超市去買奶酪,結賬時一看小票,上面卻寫著‘羔牛帶骨肋條’,價錢差了近350元,這事兒有點離譜了。”張先生是沈陽一所職業學校的老師,經常需要買一些西餐的配料上課用。10月15日晚上,他來到興工街附近的麥德龍超市,準備買些下周上課需要的奶酪和醬料。
可他結賬時卻發現,錢數相差了近350元,仔細一看小票才發現,上面印著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所買的奶酪,而是每公斤180元的“羔牛帶骨肋條”。張先生發現,小票上的物品公斤數是相同的,但兩者單價卻相差了107.1元,總價相差近350元。
“類似這樣的情況,我在這家超市已經是第二次碰到了,上一次超市對我進行了10倍差價的賠償。”據張先生說,“十一”之前,他曾在這家麥德龍超市購買了兩瓶蛋黃醬,結賬時小票上顯示的卻是沙拉醬,價格也從原本的22.99元變成了25.99元,每瓶多出3元錢,總共多出6元錢。張先生發現后找到了超市,超市按照10倍的差價為張先生賠償了60元。
記者在張先生的購物小票上看到,購物清單上的第3項顯示,其所買的物品是“羔牛帶骨肋條”,共3.25公斤,單價為每公斤180元,總計585元。而張先生手中拿的,卻是單價只有72.9元,重量為3.25公斤的比薩烘焙奶酪,總計價應為236.925元。兩者相差了348.075元。
較真:消費者堅稱是“價格欺詐”
兩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性格隨和的張先生也不“淡定”了。
張先生說,自己發現了小票上的錯誤,就立馬找到了服務臺,要向超市的工作人員討個說法。超市服務臺工作人員表示,可以為張先生退掉所買的物品,再重新為其掃碼結賬,而張先生對此卻并不認同。他告訴記者,這已經是自己第二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了,作為麥德龍這樣的企業,幾次三番出現這種錯誤實屬不該。張先生表示要面見超市領導,要求超市給出明確的說法,并要求按照規定,以10賠差價退還他的損失。
據張先生說,當時一位姓楊的樓層經理接待了他。楊經理給張先生的解釋稱:超市電腦升級,造成了串碼,是無意造成的。收款臺的收銀員又是新聘的,不了解情況,所以在結賬的時候沒有發現錯誤,并不是有意對消費者價格欺詐。而張先生卻對這種說法不認同。他認為,無論是同種商品不同價格,還是結賬時購買的物品與小票不符,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欺詐行為。
“我差的不是那點錢,我只是要求超市承認他們的行為屬于價格欺詐。只要你承認,我不要10倍賠償都沒問題。”張先生說,雖然超市答應給他退貨,并將所購物品差價返還,但超市并不承認他們是價格欺詐行為,只稱是系統升級條碼“串了”的原因,不會對其進行10倍賠償。張先生表示不能接受,并稱只要超市承認其欺詐行為,自己可以不要任何賠償。
驚奇:購物結賬掃碼器會“撒謊”
張先生告訴記者,在與超市協調解決問題的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細節。收銀臺曾經重新將他購買的奶酪用掃碼器掃過,他發現無論如何掃,電腦屏幕上出現的都是“羔牛帶骨肋條”。而當收銀員用手將奶酪上的條形碼數字一個個輸進去時,電腦上卻顯示是他所購買的奶酪。這一點讓張先生覺得很奇怪,“我認為,超市管理上肯定出現了問題”。
“這樣的事,若是我買的東西多,沒仔細看小票就發現不了。很多消費者遇到這樣的事情,若是差得不多就自認倒霉,這也是超市價格問題‘屢教不改’的原因。”張先生表示,消費者可以接受退貨后重新結賬,也可以接受超市的賠償,但是關于各種各樣的價格欺詐問題,始終沒有明確的責任劃分和法律規定。當出現這樣的問題時,超市工作人員始終不愿承認自己有價格欺詐的行為,卻總是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消費者并不是一定要超市按10倍賠償,但至少超市要給消費者一個明確并且合理的說法。即便是系統出了錯誤,也要努力避免錯誤的二次發生,讓消費者能夠放心購物。
昨天下午,記者通過電話與麥德龍超市取得了聯系。與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后,工作人員表示為記者轉接售后服務部門。可記者等待了半分鐘左右,對方卻突然將電話掛斷,再無反應……
沈陽晚報(微博)記者 梅天磬 實習生 楊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