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纖維結構和脂肪顆粒,疑用明膠和塑料制成
從菜市場買回的豬耳朵,食用時感覺味道不對,湖南湘潭市民黃先生將其拿到專業部門進行檢測,結果讓他大吃一驚:豬耳朵竟然是假的。經專業部門檢測發現,假豬耳朵沒有正常豬肉的纖維結構,沒有脂肪顆粒,豬皮上的毛則是以假亂真的人造物質。
“豬耳”味道很淡沒有肉味
黃先生說,10月下旬,他在雨湖區南嶺南路菜市場上買了1公斤多豬耳朵,共25元。買回家后,他吃了一次豬耳朵,“感覺味道撇淡的,沒有肉味,就沒有再吃。”
黃先生說,按照正常的價格,一只豬耳朵差不多要10元左右,然而他買的豬耳朵是12元一斤,兩斤多就有10多只豬耳朵。
記者打開黃先生帶來的裝著豬耳朵的袋子,一股類似化肥的刺鼻味道沖了出來,里面是黃白色的豬耳朵。黃先生一邊撕開豬耳朵,一邊說:“我懷疑是用明膠和塑料做成的!
攤主辯稱“假的雙倍返還”
10月30日,黃先生將自己買的豬耳朵送到了湘潭市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檢測人員發現送檢的豬耳朵可以剝開,再一細看,沒有正常豬肉的纖維結構,沒有脂肪顆粒,“正常的豬耳朵肉不可能撕開,且有軟骨和皮下脂肪!彪S后,檢測人員拿著一小塊豬耳朵在酒精爐上用火烤時,空氣中可以聞到一股石膏、堿的氣味。
“這只豬耳朵是假的,人造的,組織紋理明顯不對,皮下沒有血管組織。至于豬皮上的毛,是造假者故意造毛在上面,有真實感,但實際上不是毛,是人造物質。”
11月1日凌晨2時,黃先生向砂子嶺工商所舉報,稱賣給他假豬耳朵的經銷商已到達南嶺南路菜市場,并擺好了攤位。當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時,確實發現地上有幾處銷售黃白色的豬耳朵,以及豬肉、豬腳、豬皮等相關產品,但攤主聲稱他銷售的豬耳朵“100%是真的,假的雙倍返還!眻谭ㄈ藛T隨即帶走了部分樣品進行檢測。目前,工商部門已經開始調查假豬耳朵事件。有攤販稱,鑒別是否是假豬耳朵,主要看豬耳尖是否有毛。為此,他們在鹵制時,都把豬耳尖上的毛留著。(據《長沙晚報》)
網議
@崔向紅:繼假雞蛋之后的又一重大發明!@魚哥我是:哇咔咔,豬肉太貴了!
@嘔San:怎樣才能造出豬耳朵的手感啊,神奇啊,大力推廣該技術,并應用到醫療和美容領域,會有大發展啊!
@城市過客之農民工:應該給這個發明家頒發一個“諾貝爾化學獎”!他給人類帶來無窮無盡的食物來源,再加上一個“杰出人類貢獻獎”!
@柳泉雅士:誰說中國人總是躺在四大發明之上,看看這些,相信中國人的創造早已遠遠超出了四大發明。
●鏈接
國外機構或介入中國食品安全領域
新快報訊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佩智2日在“2011中英食品安全論壇(成都)”表示,目前,中國政府正在編制《“十二五”時期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規劃》。今后5年,中國將加大政府財政資金投入,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檢驗和風險監測、評估、預警等技術支撐能力。目前中國正在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管理,擴大該體系的開放程度,歡迎國內外機構在食品檢驗檢測領域的投入。此外,今后一段時期,中國政府將更加重視落實食品企業的主體責任,嚴格食品企業市場準入管理。 (據中新)
●相關
不斷“壯大”的人造隊伍
人造雞蛋
人造雞蛋,是用其他原料人工合成的雞蛋。其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外加有少量石膏。蛋清的成分主要是樹脂、淀粉、凝固劑、色素等化學物質,蛋黃由色素和樹脂制成。食用人造雞蛋雖對人體影響不大,但吃多了會傷胃。我國多地都先后發現人造雞蛋。
人造海參
2011年5月,有經銷商揭露黑幕:“人造海參”雖有著海參的體形和顏色,卻沒有海參的嘴巴和內臟!叭嗽旌ⅰ钡闹圃旆椒ê芏,最常見的是用海藻粉和膠類物質做成,造假者為了讓“海參”更有彈性,一般會添加膠類物質,而這些膠質成分復雜,因此最好不要食用。
人造豆腐
湖北湖南一些企業仿冒蘇州某食品公司,將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油、變性淀粉、鹽、味精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用攪拌機攪拌,然后加入冰塊和色素繼續攪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封包裝制作成豆腐進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