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參考價”多成家電維修標準價 本市物價部門正研究是否與價格壟斷發生沖突
本報記者 羅水元
市民質疑行業協會給出的家電維修參考價過高,記者采訪時卻意外獲悉,上海物價部門近期正在研究這一協會參考價是否與價格壟斷發生沖突。協會自是喊冤,認為企業和市民都需要這一參考價來規范市場,況且非強制執行。據記者調查,這一參考價被不少家電維修企業當作實際收費標準價的情況客觀存在。上海物價部門表示,此事正在研究,尚未定性,有結果后會向社會公布。
市民投訴
接受“協會參考價”但覺得貴
日前,在某高校任教的楊浦居民李先生致電本報“老羅幫你忙”互動維權熱線稱,他家的37英寸日立彩電(2009年5月購買,已過保修期)開關接觸不良,日立彩電維修服務外包商上海交家數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派員上門維修時,在沒有更換任何零件,維修時間也較短的情況下,收了他40元上門費與360元檢修費。李先生說維修人員沒有給他看收費價格單,質疑維修方收費過高,并懷疑是否遭遇了“野路子”、“獅子大開口”。
面對記者,上海交家數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和負責日立彩電售后的上海日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用戶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給出了相同的解釋:如此收費的依據為《上海市家用電器維修價格行為規則》,這個規則里的有關價格表就是他們維修的收費價格表。
上海交家數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該企業為一級維修企業,并給記者看這個規則里的《上海市液晶、等離子電視機保外維修服務價格表》,該表中顯示,37英寸彩電檢修的參考價,一級維修企業為400元。據了解,該公司屬于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這個價格表就是協會給出的參考價。
記者把這一情況告訴李先生,他不再懷疑維修人員的身份,也表示接受這個價格。不過,他還是向記者詢問:怎么就這樣簡單的維修,行業協會給出的參考價也要400元呀,有點貴!
記者調查
多家公司直接將參考價當定價執行
昨天,記者隨機調查了八家從事家電維修業務的單位,包括中央商場維修有限公司等六家屬于三個協會會員單位的企業和上海先鋒售后服務中心與三星(微博)電子上海服務中心。
調查中,位于天津路五福路口的中央商場維修有限公司有關工作人員對于37英寸液晶電視機“開關接觸不良”癥狀開出的檢修價為400元,并稱如此價格就是根據“協會參考價”而來,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便宜一點時,對方要記者上樓去問領導,而有關領導則說“協會參考價”就是商場維修價,由于“協會參考價”就是那樣的,沒有辦法降。
同中央商場維修有限公司一樣,上海洛奇貿易有限公司等三家協會會員單位也是將“協會參考價”作為自己企業的家電維修收費價格。不過,上海賽榮電器有限公司,上海五帆制冷節能電器有限公司則根據“協會參考價”制定了自己企業的家電維修價格,其價格比“協會參考價”要低。其中,對37英寸液晶電視,上海賽榮電器有限公司雖是特級家電維修企業,但開出的檢修費遠比“協會參考價”中的500元低,只有兩三百元。
記者另外調查的上海先鋒售后服務中心與三星電子上海服務中心有關工作人員接受記者調查時都表示知道“協會參考價”,前者將“協會參考價”作為了企業的家電維修價格,后者則根據“協會參考價”制定了自己的家電維修價格,價格比“協會參考價”要低。如對37英寸液晶電視的檢修費為320元,比“協會參考價”低80元。
核心問題
“協會參考價”是怎么來的?
記者找到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時,協會正在印制《上海市家用電器維修價格行為規則》里的有關價格表。記者則注意到,價格表落款有三個單位: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上海市電子產品維修服務協會、上海市家用電器行業協會。
據了解,《上海市家用電器維修價格行為規則》是上海市物價局在2002年時,為了推進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適應本市家用電器維修價格管理從政府指導價向市場調節價的轉變,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家用電器維修市場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而制定并出臺的。有關價格表也經過了物價部門的審核。
“協會參考價”執行至今有無問題?
記者提出這一問題的時候,上海交電家電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錫鴻透露出一個情況。據其介紹,上一個月,市物價部門有關領導曾跟他談過話。他理解的大意是三個行業協會“捆綁”一起發布的“參考價”雖然在2002年時由于家電維修的大背景是從政府指導價向市場調節價進行轉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市場發展到現在,這個“協會參考價”被家電維修企業當作了實際收費時的標準價,在現在形勢下,有價格壟斷之嫌。
對于這個問題,上海家用電器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富春則向記者表示,去年11月,當協會認為物價上漲應相應調高家電維修行業“協會參考價”時,被有關部門否定了。
“協會參考價”到底有沒有市場?
李錫鴻不認為協會參考價有壟斷嫌疑。因為價格表列出的只是“參考價”,而且“參考價”一欄后面還有“本企業定價”。同時,在下發這些價格表時,也沒有明確要求會員單位一定要按表上的“參考價”收費,不具有強制執行性質。
李錫鴻同時介紹,家電維修企業也希望有這樣的“協會參考價”來指導和規范家電維修市場,這一點,從協會向會員單位紛紛愿以10元/本的價格購買其印制的《上海家用電器維修價格手冊》可以看出來;而且,據協會調查,報修的市民,由于不了解家電維修市場,也希望有“協會參考價”供他們參考。因此,面對這些來自“下面”的需求,“協會參考價”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各方說法
物價部門:是否與價格壟斷沖突正在研究
物價部門真的找過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談過“協會參考價”涉嫌壟斷事情嗎?對“協會參考價”是否涉嫌價格壟斷定過性嗎?
就此,記者聯系了上海市發改委物價部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確實與家電行業協會談過一次,當時由市商務委牽頭,但尚未就“協會參考價”是否涉嫌價格壟斷進行定性。目前只是研究是否與價格壟斷發生沖突,有關工作仍在研究中,結果出來后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對于李錫鴻所說物價部門有關領導與他談話時說“協會參考價”有價格壟斷之嫌一事,市物價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說那是他的個人理解,由于整個工作還在研究中,有關負責人不會也不可能隨意下結論。
律師:參考價若執行不當易成“市場統一價”
上海海朋律師事務所徐亦律師認為,家電維修行業并不是特許經營行業,家電維修行業的技術含量也不高,除了這三個協會的會員單位外,還有一些非協會的會員單位也在從事家電維修工作。
作為消費者,既可以選擇這三個協會的會員單位來維修家電,也可以選擇這三個協會會員單位以外的單位來維修家電,而且,即使面對這三個協會會員單位的維修人員,即使他們亮出“協會參考價”,由于“協會參考價”并非強制執行,消費者還可以討價還價。
徐亦同時提醒,“協會參考價”要想沒有價格壟斷之嫌,協會就必須嚴格要求會員單位,讓其維修人員在聽到消費者反映的電器故障后,或是趕到消費者家里維修前,就要明確告訴對方維修價格,而且最好是拿出各維修單位根據“協會參考價”制定的自己收費價格;如果直接拿出“協會參考價”給消費者看,也要主動提醒他們:這個“協會參考價”可以商量。否則,“協會參考價”就變成了“協會統一價”,甚至是“市場統一價”,讓人以為是壟斷的價格。
還有,作為協會,在制定“協會參考價”前,應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的承受能力,使“協會參考價”價格能讓消費者接受;如果“協會參考價”“注水”抬高,為追逐利潤,協會會員單位甚至非協會會員單位都會自覺將“協會參考價”變為自己單位家電維修的實際收費價格,并將之作為規避自己亂收費與高收費“風險”的“擋箭牌”。如此一來,“協會參考價”也同樣可能演變為“協會統一價”甚至是“市場統一價”,給人以價格壟斷之疑。
人大代表:物價部門應盡快給出說法
就三個行業協會一起發布家電維修“協會參考價”一事,記者咨詢了上海市人大代表厲明和裴蓁。他們都認為,是否有價格壟斷之嫌要由物價部門調查后作決定。裴蓁說,“協會參考價”只要經過物價部門核準就可以向市場發布,不過,“協會參考價”也要根據市場變化作相應調整。厲明則說,市民對“協會參考價”有意見可以理解,如果有意見,可以向物價部門反映,物價部門最好盡快調查后給個明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