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安全原因客戶信用卡被停用 涉事銀行否認涉及信息泄露 回應被指太單薄
在多家銀行卷入“泄密門”事件之后,銀行強硬的否認態度并沒有消除用戶憂慮。
昨日,有交通銀行信用卡用戶報料稱,她所持有的交通銀行信用卡在去年11月遭遇到了停用的情況,銀行簡單的“因為安全原因”并沒有對信用卡停用作出詳細說明,報料人擔心自己的交通銀行信用卡是否因“信息泄露”而被停用。
交通銀行官方回復否認事件涉及卡片信息泄露,但對于停卡的具體原因也只是籠統表態這一舉措是“根據國際卡組織風險控制的工作要求”作出。
近日,有網友報料稱,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和民生銀行用戶資料也遭外泄。上述3家銀行立即迅速反應,并對傳言予以否認。不過傳言對不少持卡人的心理還是造成了沖擊。
在珠江新城上班的楊小姐就向本報記者報料稱,去年11月3日,她發現自己持有的交通銀行信用卡突然不能使用了,同一日她就收到了銀行方面的短信“因安全原因暫被停用”,楊小姐在隨后與交通銀行客服的溝通過程中始終不能獲得具體停用的原因,“我這張卡除了一次在外地五星級酒店使用過以外,基本都是在醫院消費的時候才刷,使用范圍這么窄都會被停用,我就懷疑自己的信息是不是也被泄露了”,楊小姐不無擔心地對本報記者說,雖然交通銀行給她換了一張新卡,但由于憂慮未除,她一直不敢激活新卡。
銀行回應:
根據國際卡組織要求控制風險
記者就此征詢交通銀行,在給本報記者的官方回復中,交通銀行稱,“根據國際卡組織風險控制的工作要求,各家銀行會為確保持卡人的安全而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此事情不涉及卡片信息泄露”。
但就何謂“國際卡組織風險控制的工作要求”以及這一要求的具體內容,交通銀行并未給出說明。記者了解到,楊小姐所持的信用卡為中國銀聯單標識卡,銀聯方面未對事件作出回應。
對銀行方面的回應,楊小姐說,“一個簡單的原因就不能說清楚嗎?反復追問都得不出較為詳盡或合理的說明,這怎么能讓持卡人放心”。業內人士也質疑,銀行對于采取的保護措施、內控制度以及問責機制等問題都沒有明確交代,回應頗顯單薄。
提醒:持卡人要從自身去防范風險
銀行態度如此漠然,持卡人可能需要更多地從自身去防范信息泄露的風險。銀聯就提醒,持卡人在商戶刷卡或ATM取現時要妥善保管個人信息,同時對任何要求轉賬和索要密碼的電話或短信,及ATM上貼有的“故障”、“升級”等通知保持高度警惕。
中國銀聯表示,持卡人要盡可能避免在公共場所電腦(如網吧等)使用網上銀行和留下個人信息;完成網銀業務或中途離開時,要及時退出網銀頁面并清除相關資料;切勿點擊可疑鏈接,盡量手動輸入正確網址登錄合法網站。在進入支付頁面后,留意網頁地址的前綴變為“https://”,并且IE瀏覽器右下角狀態欄上顯示“鎖”圖案,這些標志表明持卡人的交易正受到加密措施的保護。
“泄密門”事件回顧
2011年12月22日
CSDN.NET承認安全系統遭到黑客攻擊,CSDN數據庫中的部分用戶的登錄名及密碼遭到泄露。
2011年12月29日
有網站根據網友提供的部分信息截圖指出,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涉嫌泄露用戶的敏感信息。3家銀行均對此予以否認。
2011年12月30日
中國銀行業協會稱經相關銀行認真核查,網傳銀行泄密信息嚴重失實,純屬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