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南寧1月12日消息(記者張壘 通訊員甘孝雷 葉桂明 陳建國)春節將至,保健品市場交易紅火,一些不法經營者趁機坑騙消費者。最近,廣西消委會連續接到投訴,一些老人聽信虛假宣傳和“培訓洗腦”而受騙上當。為此,消委會發布2012年第一號消費警示:“春節選購保健品,用心觀察防虛假”。
警示指出,當前不法經營者向消費者銷售保健品常用的幾種手段有:一是偽造虛假批號,偽造生產企業。按照目前有關法律規定,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應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批準文號應為:國食健字Gxx。但是,普通食品和消字號產品,不是保健食品,也沒有保健功能。甚至有的產品批準文號不真實,捏造虛假的批號,有的企業名稱、通信地址都是假的。二是捏造虛假功能,夸大產品功效,妄稱可以包治百病,比藥品還有效。三是發宣傳單攬客,游擊戰術銷售,并以贈品、送禮品、上門聯絡感情等手段欺騙消費者;一些經營者還通過開展義診咨詢、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以所謂的“專家”現場進行游說,使一些老年人上當受騙。
針對當前保健品存在的消費陷阱,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時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相信保健品所謂的“療效”、“速效”。如需治療疾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或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不要輕信街頭小報的虛假宣傳和培訓洗腦。用保健食品代替藥品,以致延誤治療時間,加重病情。二要科學選擇保健食品。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經過醫生檢查,對于一些亞健康的問題,可以到正規的商場購買保健品。三要購買保健食品,須認準保健食品標志和批準文號。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志,標志下方為批準文號和批準部門。如:衛生部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為“衛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衛進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或“衛食健進字+(年代號)+順序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字樣。消費者可以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數據查詢”欄目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