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漏惡果顯現:當當網泄露信息致用戶被騙
中國網1月12日訊(“微觀中國”報道)近期一些媒體報道或在網上流傳的數家網站用戶信息被泄露的事件,引起大家重視,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也公布了網站信息泄露事件查處情況。然而新年伊始,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的袁先生就在當當網上購物過程中被騙。騙子自稱是當當網送貨員,以次充好騙取了錢財。雖然手法并不高明,但騙子對交易信息十分清楚,讓人防不勝防。
據袁先生說,2012年1月7日在當當網買了一瓶香奈兒香水,想將其作為禮物送給家人,價格596元,付款方式是POS機刷卡。1月9日中午12:20收到自稱當當網送貨員的電話,來人稱POS機壞了,要現金,包裝箱封的很嚴實,靠手根本打不開驗貨,袁先生看了送貨單上的人名、地址、貨物金額都對,也沒多想就付款收貨了。
誰知,二十分鐘后袁先生又接到一個電話,來人也稱是當當網來送貨的,POS機壞了,要現金。袁先生說我已經收到貨了,你是不是送錯了,那人說沒錯啊。這時候袁先生就覺得不對勁了,找了把剪刀把第一次收到的密封很緊的箱子打開,結果發現是幾十塊錢的美白化妝品,而不是價值596元的香奈兒香水。第二個來送貨的才是袁先生訂的香水。真假送貨員前后就了二十分鐘,騙子把交易時間、交易金額等信息把握的很準。
袁先生聯系當當網客服,認為當當網泄露了信息導致被騙,當當網認為交易信息不是他們泄露的,并稱袁先生可以自行去報警,但客戶被騙與當當網沒有任何關系。袁先生說正是因為圖方便才選擇當當網購物,沒想到會成為這個樣子。
盜取網購訂單信息展開詐騙只是其中之一,由于近期許多網站發生了大規模用戶信息泄露事件,騙子得到用戶信息后可能開設各種騙局,消費者是防不勝防,事后維權又往往因為商家扯皮、金額不大、工作忙或者渠道不暢等原因而不了了之。所以在發生網站大規模用戶信息泄露后,希望大家網上購物、網上交易時一定要小心,不要被騙子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