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培源
以五糧液名義生產的“自園春酒(特釀)”上周末出現在廣東省工商局公布的節前食品——酒類商品質量監測結果質量黑榜上。對此,五糧液新聞發言人、副總經理彭智輔昨日表示,這批問題酒很有可能并非公司出產,公司正在對此事進行具體調查。
據了解,廣東省工商局2011年第四季度對云浮市、陽江市、江門市、茂名市、湛江市流通環節酒類商品進行了質量監測。共抽查了32家銷售商(店)所經銷的酒類商品共100批次,合格88批次,不合格12批次,合格率88%。在質量不合格的5批次白酒中,標稱為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陽春市悅隆煙酒行經銷的“自園春酒(特釀)”(生產日期:1998年11月17日,規格型號:500ml/瓶 39%vol)在酒精度、總酯以及乙酸乙酯等項目上均存在問題。酒精度不合格往往是為了降低成本,故意標高酒精度,以提高銷售價格;而乙酸乙酯、總酯不合格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對發酵時間、發酵溫度控制不嚴,造成酸、酯含量偏低。針對本次酒類抽查發現的12批次問題酒產品,廣東省工商局已通知全省各地工商部門,對市場上出現的所有同批次的酒類產品一律采取下架措施。
記者在網上找到了網購自園春酒的信息,稱“自園春與五糧液同原料、同工藝、同窖池釀制”,標價為98元一瓶。“這個子品牌沒什么知名度,而且這個價位,顯然不是和五糧液同等檔次和同路的酒,不會給五糧液本身的銷售造成影響。”一位資深的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但他同時指出,五糧液在子品牌的開發上的確存在過于粗放的問題。五糧液副總經理彭智輔則告訴記者,自己身在外地,還沒有完整了解整個事情的情況,“但就現在了解的情況,很有可能不是我們公司生產的。”
昨日,五糧液股價下跌5.46%,報收于30.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