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生 李曉霞發自北京
“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迎來全球范圍的“體檢”。
繼上月首次在澳航一架空客A380機翼零件上發現裂紋之后,8日,澳航一架現役空客A380再現36處裂縫,并立馬做出停飛修檢的決定。
消息一出,迅速得到了歐洲航空安全局 (以下簡稱EASA)及空客A380全球客戶的高度重視,8日當天,EASA即下令全球所有現役67架A380客機均需接受機翼裂縫檢查。
昨日(2月9日),空中客車中國公司新聞總監陶文革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發現裂紋的零件不是飛機的主要結構件,不會對飛機安全運營造成影響。目前,檢查及修理程序正在有序進行,修復預計會在一周之內解決。
陶文革同時稱,中國內地唯一一家購買A380的南方航空(微博)公司首架A380,由于目前累計飛行循環距EASA要求體檢的飛行循環的最短時限尚有很大裕度,無需檢查,可正常運營。
不過,有市場分析人士卻指出,受A380前期漏油、引擎罩脫落引發爆炸等一系列負面事件持續影響,等待空客公司修復的已不僅是這些新近查出的機翼零件 “裂紋”,更包括市場層面所造成的客戶信賴度“裂紋”,尤其還是面對著全球另一飛機制造大鱷波音公司(微博)的強勁競爭。
蔓延的裂紋
這次“裂紋”的蔓延一定超出了歐洲航空安全局之前的想象。
就在上個月,澳航在停留在新加坡修理的A380機翼上發現了一些不到1厘米長的裂紋。據有消息稱,那架飛機同時是2010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上空發生發動機爆炸的A380,也是第一架被發現有裂紋的A380。
EASA當時高度重視,下令對現役A380的20架飛機進行“體檢”。當時 “體檢”的焦點主要集中于A380投入市場4年來,購入最多架數的新加坡航空、法航及阿聯酋航空所營運的20架飛機。
令人驚訝的是,據外電消息,EASA發言人DominiqueFouda表示,新舉措“反映第一輪檢查的結果,幾乎所有接受檢查的A380客機都存在機翼裂縫”。新加坡航空公司也的確于日前宣稱它旗下的6架A380客機均發現機翼裂紋。
不過對于這一說法,陶文革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暫不掌握具體情況,無法告知上述航空公司查出的裂紋嚴重程度。
而8日,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公司(以下簡稱“澳航”)宣布因在機翼零件上發現36處裂縫而停飛一架A380客機,引發了全球A380客機的大體檢,這也是航空公司首次爆出具體裂縫數目。
陶文革告訴記者,此裂紋并非“機翼出現裂紋”,而是機翼里面連接機翼翼肋與蒙皮的連接件,為一T形或L形托架,每架A380上的這種連接件需4000多個,而目前發現問題的飛機上只有少數的這種托架發現裂紋。他由此舉例,36處裂紋相比4000多個托架,應該還屬于少數。
陶文革同時稱,此連接件為非關鍵性、非承重零件,不會對飛機的安全運營造成影響,他表示,包括澳航選擇“停飛”也并非是裂紋導致的“不能飛”。
“歐洲航空安全局也并沒有要求A380‘停飛’,而是要求已投入運營的A380飛機在運營時間接近1300個飛行循環時在特定時限內進行檢查。”陶文革說。
EASA再發適航指令
據空客公司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來的書面適航指令顯示,EASA在8日發出的最新適航指令要求全球已投入運營的A380飛機在接近1300個飛行循環(一個起飛和降落為一個飛行循環)時,需要在指定時間內進行檢查。這已經是EASA繼上月要求體檢20架A380之后第二次發出同類指令。這相比1月份第一次發出的要求累計飛行超過1800個飛行循環即接受體檢的指令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陶文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南航首架A380目前累計飛行大約只有455個飛行循環,距EASA要求“體檢”的最短時限尚有很大裕度,無需檢查,可以正常運營。陶文革同時表示,修理對飛機壽命沒有影響。
據外電消息,空客項目副總裁湯姆·威廉斯曾在一份近期聲明中說,A380型客機機翼內部大約4000個支架的鋁合金“選材不當”以及“設計缺陷”致使支架所承壓力過大,顯現裂紋。
不過陶文革昨日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所掌握的情況不涉及 “設計缺陷”,而主要是“選材”和“裝配工藝”的問題,修復只需更換零件,因此他目前也并不清楚是否會因需要修改 “設計缺陷”而影響到A380的生產進度及客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