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企業近年來漲價頻頻皆稱因通脹因素
□莊鍵 王珝
晚報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百勝餐飲集團首席財務官里克·卡諾西在本周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透露,百勝餐飲集團有意在今年內把中國市場利潤率提高到20%左右,因此希望通過更高的產品價格來抵消部分食品和勞動力價格通脹帶來的壓力。
記者昨天得到百盛中國方面回復稱,今年的確可能會調整產品價格但具體計劃尚未確定。
去年,百勝旗下品牌已有多次漲價行為。肯德基(微博)先后經歷了三次漲價,百勝另一品牌必勝客(微博)也在去年9月將部分產品漲價1到4元,而今年1月其下午茶價格也有平均3元的漲幅。
無獨有偶,多家西式快餐甚至中式快餐的價格都在近一年內有所上漲。麥當勞(微博)自去年4月以來,先后對飲料、部分主食和小食漲價0.5元以上。而真功夫亦在全國門店調整了單飯、飲料以及套餐的價格,調價幅度為0.5元至1元。
針對快餐業頻頻漲價的行為,有業內專家表示商家漲價的主要考量仍是成本問題,食品原材料這方面成本價格的較快上漲可能導致快餐業頻繁調價,其次在國內的運營的成本也是調價因素之一,而這種市場調價定價的方式,則讓消費者成為最終的買單者和反饋者。如果快餐業頻繁漲價超出可承受范圍,消費者自然會“用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