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被曝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媒體報道稱包裝標注的6種成分有3種未經國家藥監局批準。專家分析稱其中兩種有高危險。
曝光:配料表與批文不符
9日,黑龍江電視臺法制頻道報道稱,哈爾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紅牛進行查證的過程中發現,紅牛飲料罐體配料表及食品添加劑的標注和有關文件的批文并不相符,配料中含有國家不允許在維生素功能飲料中使用的苯甲酸鈉、胭脂紅等3種成分。
而沒有出現在國家藥監局備案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鈉則被認為可能與咖啡因產生作用,生成國家一類精神藥品安納咖(又稱“苯甲酸鈉咖啡因”)。
紅牛:含量低不會有副作用
10日,中國紅牛(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中國紅牛產品不存在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問題。該公司產品多年來一直接受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和地方執法檢查檢測,其結果均為合格。
據紅牛公司消費者服務中心梁先生之前表示,對于咖啡因和苯甲酸鈉反應生成的管制物質含量非常低,“更不會產生對人體有副作用的藥理作用”。
專家:兩種成分混合很危險
北京回龍觀醫院科研辦譚云龍主任昨天表示,只是當苯甲酸鈉和咖啡因的配比接近1比1時,就會形成苯甲酸鈉咖啡因,從而產生興奮作用,屬于國家管制的精神類藥物,其副作用甚至可稱之為毒品。譚主任表示,紅牛飲料中兩種藥物接近1比1的配比,危險系數較大。目前,上海部分超市對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實行了下架處理。
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