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機購買了幾件童裝并送市質監局檢驗,結果全部存在標識不全、掉色等問題
市工商局去年和前年對童鞋市場和童裝市場進行的抽檢顯示,哈爾濱萬千百貨等大商場也存在出售不合格產品等相關問題
近日,有孩子母親向本報反映,她近期在童裝市場給孩子買了兩件內衣,但是孩子穿上后身上起了好多小紅疙瘩,后經詢問醫生,懷疑是內衣過敏造成的。
冰城市場的童裝安全到底如何?記者在人和商場地下隨機買了4件童裝并送市質監局送檢。檢測報告顯示,這些送檢童裝標識都存在問題,有的標準編號錯誤,有的標準執行錯誤,其中“芊然”童裝夾克店出售的兒童皮夾克根本沒有標識,而在“杭仔”兒童牛仔褲店出售的兒童休閑套裝經檢測摩擦色牢度等多項指標不達標。
市工商局去年和前年對童鞋市場和童裝市場進行的抽檢也顯示,哈爾濱萬千百貨有限公司、黑龍江華燕商業有限公司、北京華聯哈爾濱置業有限公司(嘉茂廣場)等大商場也存在出售不合格產品等相關問題。
刺鼻氣味易引發疾病
標識混亂曝監管缺失
“皮夾克都這個味,回去穿穿就好了,你要看好了80元拿走。”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南崗區東大直街的人和商城地下二層。在童裝批發區一家名叫芊然的童裝夾克店,突然聞到了一股刺鼻的氣味。在店內,女店主極力向記者推薦一款廣州產的名為“小船丁”的男款童裝夾克,并表示90元就賣。當記者抱怨“這是什么料做的,氣味這么大?”時,女店主連忙解釋:“皮夾克都這個味,回去穿穿就好了,你要看好了80元拿走。”隨后,記者以做工比較粗糙,縫制的線路扭扭曲曲為由,離開了店鋪。
從事律師職業的消費者王女士向記者表示:“現在兒童服裝的質量實在是不太讓人放心,我家孩子8歲了,每次給他買衣服時都非常注意,凡是帶有嗆人氣味的衣服,貴賤不能買。”
市兒童醫院皮膚科的郭醫生介紹,氣味刺鼻的服裝很有可能是甲醛超標造成的,服裝甲醛超標會給兒童的呼吸道和皮膚黏膜產生強烈刺激,造成呼吸系統傷害,并引發各種炎癥。皮膚接觸甲醛有致敏、發疹等反應,因此家長應該在服裝上為孩子把好第一關。
商家將代表著“嬰幼兒用品”的“A類”標識解釋成:“A類就是質量過硬。”
標識混亂曝監管缺失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市場上童裝標識極為混亂,漏標、錯標、甚至沒有任何標識的童裝都非常普遍。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明確規定,嬰幼兒服裝為A類,直接接觸皮膚類的服裝屬于B類,如內衣;其他非直接接觸皮膚類服裝都是C類,如外衣;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其他產品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所符合的安全技術要求類別。
在道外區馬克威商城三樓童裝批發市場A區的一家店鋪,記者表示要買一件一歲半孩子穿的衣服。店主給記者推薦了一件牌子為“娃娃蜜語”的米白色長袖內衣,記者看到在其標識上清晰地標注著“A類”,但是吊牌上卻沒有“嬰幼兒用品”的字樣。
而在人和商城童裝店鋪,一些店主所銷售的童裝存在著大量錯標現象,更有商家將代表著“嬰幼兒用品”的“A類”標識解釋成:“A類就是質量過硬。”
隨后,記者在哈爾濱華邑童裝世界商場二層ABC童裝品牌店內發現,4折區的一臺貨物車上零散地堆放著一些正在出售的童裝。記者挑選了一件白色雞心領男款絨衣:“這件樣式還不錯,但是有些臟了。”一旁的售貨員連忙解釋:“小孩的衣服都這樣,回去洗洗就好了”。
哈爾濱市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王成波也表示,童裝使用不同技術標準會在標識上顯示,它涉及到童裝本身的一些指標考量。比如,童裝的pH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間有利于人體的保護。如果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皮膚過敏或誘發感染。
專家指出,嬰幼兒喜歡把衣服放進嘴里嚼,劇烈運動后習慣用衣服擦去臉上的汗水
童裝安全不容忽視
記者在童裝外貿店和童裝批發集散地調查看到,很多童裝為了吸引消費者,將衣服圖案都做得十分鮮艷,許多帶著孩子購物買衣服的家長也在孩子的要求下紛紛駐足挑選,然而這樣的漂亮的衣服則存在著深深的隱患。
記者在人和商城一家兒童牛仔褲專賣店了解到,這里的牛仔褲全部60元,而稍微差一些的則為40元錢。記者讓商家提供了兩款褲子,經過記者肉眼上的對比發現,40元的牛仔褲為深藍色,而60元的看上去顏色就明顯淡了許多。店家也向記者表示,你最好挑60元的,40元的洗后容易褪色。
記者了解,由于嬰幼兒體質和膚質的特殊性,A類產品的嬰幼兒服裝其標準更為嚴格,其額外還增加了一項耐唾液色牢度的考核指標,防止染料直接吸入體內,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危害。專家指出,嬰幼兒喜歡把衣服放進嘴里嚼,劇烈運動后習慣用衣服擦去臉上的汗水,衣服面料與孩子的皮膚、眼睛甚至口腔相接觸的機會很多,重金屬砷含量超標的產品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潛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