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來的蠶絲被咋摸起來“扎手”經檢驗,原來是個“冒牌貨”
工商部門提醒:蠶絲含量在70%以上才能稱之為蠶絲被本報通訊員明義學明本報記者秦雪麗
近日,市民曹先生就不慎買到一款“冒牌貨”,產品標注為蠶絲被,但去掉被套,摸起來卻感覺有扎手的感覺。經檢驗,這款蠶絲被竟是個蠶絲、纖維混合被。經調解,廠家賠償曹先生誤工費、檢測費、交通費總計3600元,并退還購買該被子的貨款。
市民投訴
蠶絲被摸起來扎手,用手拍打滿是碎末
當下,暖和輕柔的蠶絲開始流行,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更成為一種時尚。8日,市民曹先生也趕時尚的在大潤發超市購買了一床蠶絲被。這款蠶絲被名為莫蘭朵舒雅蠶絲被,外觀看起來非常輕柔,售價為558元。
交了錢,曹先生高興地抱著蠶絲被回了家。由于這是第一次購買使用蠶絲被,曹先生有些興奮和好奇,想仔細看看蠶絲被里的蠶絲到底是個什么樣子。當天晚上,便與對象打開蠶絲被的一處被套,卻奇怪的發現蠶絲被內的填充物有很多纖維,用手摸起來有種扎手的感覺。
“被套內的蠶絲并沒有呈現絲狀,反而零散短小。”曹先生介紹,用手拍打,還會出現很多碎末,好像一些下腳料。”為什么這款蠶絲被摸起來有些扎手?箱子外包裝上明明寫著“蠶絲被”,為什么里面沒見有多少蠶絲,反而纖維很多?帶著種種問題,9日,曹先生來到大潤發超市討說法,卻被工作人員以“拿出證據”的理由給予拒絕。
蠶絲被買的太窩心,曹先生介紹,為此,他每天都睡不好,生氣上火之余,曹先生做了一個決定,帶著這款被子,來到煙臺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檢驗,用證據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檢測結果
“蠶絲被”經檢驗不合格,廠家為此賠償3600元
然而,幾天后的檢驗結果還是讓曹先生也大吃一驚,自己花558元購買的蠶絲被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冒牌貨”,檢驗報告顯示,曹先生購買的蠶絲被屬于不合格產品,不能稱為蠶絲被。
在這款“蠶絲被”的檢驗報告上,記者看到執行的是FZ/T43016--2003標準,根據該標準,蠶絲被內的填充物必須是純長絲,外觀色澤基本均勻,無異味。而曹先生購買的這款蠶絲被的檢驗結果則是:填充物為短絲短纖維和聚酯纖維混紡。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難道自己購買的蠶絲被真是假貨?氣憤的曹先生拿著檢驗報告,來到芝罘工商分局投訴。接到投訴后,16日,工商工作人員立即聯系大潤發超市及該蠶絲被廠家。
調解中,一廠家工作人員坦稱,這款被子并非純正的蠶絲被,而是蠶絲與纖維混合的被子,在標示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經過多次協商調解,最終,廠家賠償曹先生誤工費、交通費、檢驗費總計3600元,并返還曹先生購買“蠶絲被”的貨款。
工商部門
蠶絲含量在70%以上才能稱之為蠶絲被
采訪中,記者看到,曹先生購買的蠶絲被的標識中存在很多問題。根據蠶絲被標準(FZ/T43016--2003),蠶絲含量在70%以上才能稱之為蠶絲被,曹先生購買的這款蠶絲被盡管標注為“蠶絲被”,但具體標識中卻寫著:填充物為50%蠶絲和50%纖維。
“這種標識顯然前后矛盾,很不規范。”芝罘工商分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在選購蠶絲被時,應多加注意產品標識。
蠶絲被的鑒別方法如下:一看被套,最好不要購買被縫得嚴嚴實實的被子,里面很可能有“貓膩”。二看胎質,看絲的色澤是否光亮均勻而無螢光反射,如發現有棉絮、雜質、其他化纖絲或螢光反射,消費者慎買。
另外,還可以看燃燒反應。蠶絲燃燒時不具延燃性,與火焰分離時即停燃。燃燒后呈松散狀灰色,具有毛發燒焦味,燒后的灰末脆而易碎,手捏即成粉;化纖料燃燒冒黑煙并帶刺激性氣味,灰末黑而手捏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