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羊城晚報報道 位于廣東東莞石碣鎮水南加油站旁邊的鑫輝餐具清潔服務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消毒餐具的企業,每天成千上萬套消毒餐具從這里運到周邊酒店的飯桌上。但是,記者近日在該公司廠房卻看到一幕令人吃驚的景象:這里更像是一個食物殘渣收集處!
一進門口,就是一箱一箱的食物垃圾,地上污水橫流。用來給餐具消毒的機器上滿是污垢,食物殘渣、塑料袋堵塞了排水溝。用來洗滌餐具的池子里漂著厚厚的油污,池中用來洗滌餐具的水已經變成乳狀。幾名女工在用黑乎乎的抹布把沒有徹底烘干的餐具擦干,準備封裝……使用消毒餐具本是要讓消費者吃飯吃得放心,但沒有想到,食品衛生的第一道防線卻這樣被“攻破”了。
記者發現,類似“鑫輝”這樣的消毒餐具“地下黑工廠”大量存在。僅廣州就有五六十家,占消毒餐具生產企業總數的1/3,生產的消毒餐具占廣州每天消費量的1/5左右。
2月14日,記者進入廣州長洲島附近一家生產“康潔”牌消毒餐具的小工廠暗訪時看到,九箱已經清洗過的餐具隨意放在路邊,進行自然風干。盛放消毒餐具的箱子前是一個垃圾桶,散發出濃烈的臭味。
道路上人來車往,不時有灰塵蕩起。記者走近隨手拿起一只碗,用手指輕輕一抹,一層灰塵便粘在手指頭上。
不足200米的廠房里并未有餐具浸泡除污所必需的浸泡池。只有三個戴著橡膠手套的工人正在忙碌地清洗餐具,旁邊則是幾筐食物垃圾。記者近距離觀察,看到水盆中的水已十分渾濁。廠房的最里面,一臺清洗機正在作業。在隔壁的廠房里,幾個工人把已經風干的餐具放上機器,進行包裝。
而在洗滌環節上,曾在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五星村亮而潔餐具清洗店打工的劉先生揭露,“他們用洗衣粉洗筷子,將碗泡進水池,用開水隨便煮一下,再用破抹布擦拭一番就打包。”他表示自己從未見過該清洗店將清洗好的餐具放進消毒柜里消毒。
據廣東省餐飲具消毒協會副會長趙海金介紹,消毒餐具的“消毒”,關鍵就在烘干環節。目前,行業內一般是通過高溫消毒或者紅外線消毒進行烘干。顯然,上述公司的做法與“消毒”背道而馳。
三招鑒別消毒餐具
首先,可以透過封縮膜,用肉眼觀察餐具表面有無污跡,有無水痕,因為消毒餐具都經過高溫消毒烘干,不會有水。
其次,查看封縮膜上面的標識,標識上不僅要標注消毒公司名稱、地址、電話等,還應標注消毒日期、保質期等,一般保質期為7天。
最后,打開組合套裝消毒餐具,用手摸摸餐具壁,看看是否黏手,玻璃杯是否有油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