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民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她曾在水果部落延吉路萬達店買到了疑似加水的果汁,“我上次買的果汁,一看就和以前喝的不一樣,里面肯定加水了。”飲品店里的鮮榨果汁里到底加不加水、加不加糖?2月20日,記者應聘成為水果部落的服務員,發現制作果汁的原料不少都變質了:石榴粒黑了,百香果長毛了,然后做成鮮榨果汁賣給顧客。此外,熱飲都是沖兌的,8元一杯的熱飲,至少有7元的利潤。
應聘
7個員工3個要辭職,老板急招人
2月19日,記者來到水果部落萬達店面試服務員 ,老板簡單地問了問記者是哪里人,多大年齡,做過哪些工作后,就同意讓記者上崗了。2月20日11時,記者開始上崗“工作”。在店內一角的墻上,掛著四個店員的健康證,記者詢問其中一個店員小亮(化名):“老板怎么沒問我要健康證?”小亮說:“過段時間她看你能在這里待,就會問你要了,我的健康證就是后來老板一直催,我才辦的。加上你一共有4個新人還都沒被老板催呢,等我們走了,你們估計都得辦。”
“你們要走?為什么啊?”“對啊,加上我一共有3個人要走。本來老板要讓我做店長,當了店長可能稍微掙得多一點,但是在這沒啥前途,我要回家找點事做。再說,店長也要走了。”“怪不得老板啥也沒問,就把我留下了,原來是你們要辭職了啊。”“對啊,最近招了不少人,你是這半個月里招的第四個服務員了,我們三個老家伙走了就有你們新人忙的了。”小亮告訴記者,新員工第一個月能拿到1800元的工資,老板包吃包住,半個月后還能拿到提成,一杯提0.2元,提成是平分的,如果一天有5個服務員共賣出去500杯,那么一個人的提成就是20元,到月底加加也能掙到2000多元。工資待遇不算低,為什么店里近半的服務員都要辭職呢?
記者工作時了解到,店里的服務員不少都是學歷不高、年齡不大的90后,有的才剛剛成年。小亮是1992年出生的,過年的時候在飲品店上班沒回家,小亮說,一直在這個店里當服務員沒啥意思,回家找點別的活做做,“我們宿舍住的那些服務員 ,有的特別懶,特別臟,實在受不了,我們那有個冰箱,一直沒插電使用,有人直接把鞋扔里面當鞋柜使了”。
女服務員小燕(化名)今年18歲,和她一起吃飯的時候,記者看到她的雙手又腫又紅,像長了凍瘡。盡管如此,小燕還得在涼水里清洗各種容器、刀具等,小燕問記者:“你打算在這里常干嗎?”記者對小燕說:“不知道啊,你呢?”他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先干著吧,感覺在這干的女孩不多,可能我也干不長吧,你來了我還能有個說話的。你今天累吧?我剛來的第一天也很累,削了一天水果,站得腳后跟都疼,過兩天習慣就好了……”
貓膩
百香果都長毛了還接著使用
2月20日,記者到店的第一件任務就是跟著小亮學習削各種水果。小亮給記者遞了一只一次性手套,讓記者戴在左手上,隨后又交給記者一個削果器,讓記者拿在右手。“這里面是一箱梨,都得削了,你先跟我學學。”小亮對記者說。“這些梨不用洗直接削嗎?”“嗯,你跟我學就行了。”削完一箱梨后,記者感慨:“終于削完了。”小亮卻說:“這才到哪啊,一會兒還得搬來好幾箱別的水果,有你削的,第一天基本上都是削一天水果,趁沒顧客咱再把這箱橙子給削了。”小亮告訴記者,店內的水果基本上都是當天運來當天用,每天都得削五六箱,周末工作量更大,“周末忙的時候,按這個削皮速度肯定是不行的。”記者問如果這些削好的水果用不完怎么辦?他回答說:“一般都能用完,用不完放在冷藏柜就行。”
盡管給水果去皮時一只手戴著手套,可水果皮外的臟東西難免會沾在果肉上。而且小亮把之前去了皮的梨用刀切成塊后,直接放在榨汁機旁等待使用,并沒有用水再對果肉進行清洗。削皮時見到一些梨和橙子小范圍變質了,小亮說:“不用管,接著削就行,如果變質的地方很大,把變質的那部分扔掉 ,好的部分接著用。”
下午的客人不多,小亮對記者說:“咱把那箱長了毛的百香果給處理了吧?”
記者搞不明白,長毛了還能用?小亮說:“這玩意兒沒幾個人吃過,聽說青島都沒有賣的,現在頂多比原來的口味酸點,嘗不出什么異味。”隨后,小亮把一箱百香果都倒出來,用刀切開,讓記者用勺子把果肉挖出來盛在容器里,“這東西很貴,一杯百香果石榴汁飲品里只加一勺百香果,就要32元錢,這是咱店里最貴的飲品了,上次有個女孩來買一杯百香果石榴汁,她可能是第一次喝百香果,覺得特好喝,就跑回來又讓老板給加點,老板給她加了一勺,多收了她10塊錢,然后她高興地走了。”
百香果處理好后,小亮又把剛搬來的一箱石榴倒出來,切開后讓記者把石榴粒一顆顆地剝出來,石榴里的白筋也不能留。記者雙手戴上一次性手套開始剝石榴,剝石榴時記者發現,一箱石榴里有四五個都變質了,石榴粒都成黑褐色了。“這個還能要嗎?”“沒事,你剝了放里面就行了,弄白筋太麻煩了,只要看不出來就行。”剝石榴粒時,一些石榴實在變質嚴重,記者不忍心顧客喝到變質的石榴汁,偷偷地把一些嚴重變質的石榴扔進垃圾桶里。榨石榴汁時,一名店員讓記者把盛石榴的容器背對著顧客,并對記者說了一句“你懂的”。也許是為了避免顧客看到已經變成了黑褐色的石榴粒吧。
利潤
一勺百香果就能賺8元
記者打工的飲品店里,最貴的果汁是百香果石榴汁,售價32元每杯,那么,一杯果汁的利潤有多少呢?以最貴的百香果石榴汁為例,制作一杯百香果石榴汁需要一勺百香果,兩個石榴。一斤百香果在淘寶上賣7元,10斤百香果70元還包郵,一斤石榴售價7元左右。那么,百香果石榴汁的原料需要15元左右,一杯起碼能掙一半。老板曾給一個顧客加了一勺百香果,多收了10元錢 ,按照一個百香果一斤算,一個百香果起碼能有四五勺,一勺頂多需要2元錢。
此外 ,一杯售價12元的雪梨汁需要兩個梨,梨三元一斤,兩個梨將近三斤,僅原材料的費用就9元左右。一杯15元左右的橙汁需要6個拳頭大小的橙子,橙子3元一斤,6個橙子三斤左右,橙汁的原料價格也在9元左右,如此算來,利潤不算太大。不過,水果的批發價要比零售價低不少,飲品店的水果都是由固定的水果批發商送貨。
真相
確實不加水,但有的飲料要加蜂蜜
市民張女士擔心的加水果汁現象到底有沒有呢?記者在飲品店工作的第一天并沒有發現鮮榨果汁加水的現象,所有現榨的果汁原料都是水果。不過,一些水果榨出的汁不多,店里就不會單榨這一種水果,像芒果、香蕉、木瓜之類的水果,就會和其他的水果放在一起榨。比如芒果香蕉牛奶、木瓜牛奶等,這類和牛奶一起榨的,由于水果含量少,甜味不夠,榨汁前需要再加少許的蜂蜜,以增加甜味。記者在店內看到,蜂蜜罐外的包裝紙上寫的都是韓文,并沒有中文標識,而《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
在榨木瓜牛奶或者芒果香蕉牛奶時,牛奶的分量、水果的分量都是規定好的。小亮告訴記者,純牛奶大概200毫升,香蕉放半根,木瓜 、芒果、火龍果、獼猴桃的分量都是固定的,在店里有一個專門的秤,木瓜、芒果、火龍果、獼猴桃等水果都要先上秤,再裝在小碗里,其中芒果和奇異果每份75克到80克,木瓜和火龍果90克左右。“如果顧客問你加的木瓜或者芒果為什么這么少,你就告訴他,我們這是按照比例調整好的,就得放這些量。或者就說是老板規定的。”
除了鮮榨的果汁,飲品店內的熱飲都是沖兌的 ,因此價格也相對低一些,一杯8元到10元。比如蜂蜜柚子茶、紅棗茶、生姜茶等都是沖兌的,一杯蜂蜜柚子茶的制作過程是一勺蜂蜜柚子果醬加上半杯熱水,再加四分之一的純凈水和四分之一杯的紅茶,一杯450毫升,售價8元左右。記者發現,這些蜂蜜柚子果醬、紅棗醬、生姜醬等瓶子的包裝紙上寫的也都是韓文,同樣沒有看到中文標識。
除了果味茶飲外,紅茶類的飲品也是熱飲。一杯伯爵紅茶的制作方法非常簡單,店內有現成的茶包,把茶包放在紙杯里,倒入少量蜂蜜,加上熱水和純凈水即可,一杯伯爵紅茶的價格8元左右。記者看到,除了伯爵紅茶,店內還有蘆薈紅茶、薄荷紅茶等茶包,這些茶包都是海樂迪芙品牌的,一盒共25個茶包,在淘寶網(微博)的售價是 10元每盒,那么一個茶包的售價則為0.4元,再除去紙杯、蜂蜜、水的成本,一杯至少能掙7元錢。
優點
衛生不錯,管理嚴格
在店里工作時,店內、店外的地面都很干凈,只要地面一臟,就立刻用拖把拖干凈。店外的椅子、吧臺每天早上也需要用抹布擦一遍。雖然飲品店內的水果不洗直接削皮,但是店內的榨汁機器、容器、刀具等都很干凈。只要榨完一杯果汁,服務員就會立即把榨汁機拿去沖洗,記者在飲品店工作的一天里,并沒有看見給抹布、機器消毒的步驟,也沒再看到消毒工具。
在和小亮一起削水果時,記者發現小亮的大拇指上貼著一塊創可貼。小亮對記者說:“收銀臺下有一盒創可貼,你萬一把手弄破了,就先貼上創可貼,救救急吧。”
小亮說,在這一點上,老板還是比較有人文關懷的,畢竟大家都是給老板做勞動力的,她有點人文關懷也是正常的。
在店內的天花板上,記者看到一個大大的監控探頭。“這個監控開著嗎?”“應該開著,有一次我在店里玩手機,那天老板根本就沒有來店里,但是第二天她竟然把我說了一頓,我估計這個大探頭就連在老板家里,老板閑著沒事的時候就看看,你在店里最好不要玩,小心被老板抓著了,有電話,有短信的話就去廁所處理。”
除了不能在店內玩手機,每天上班還不能遲到,上次有人遲到了幾分鐘,還扣了好幾十塊錢。另外,每天上早班需要把店內店外都清理干凈,每次出去吃飯的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表現不好讓老板看見了總歸不是啥好事,平時注意點好。”
記者手記
壞水果就扔了吧
在飲品店工作的一天,讓記者最難忘記的就是那箱長了毛的百香果和店員的那句“酸了顧客也嘗不出異味”。百香果的價格固然昂貴,但外殼已經發霉長毛,味道也一定不會太正宗,說不定還會使顧客喝壞肚子。鮮榨果汁本是既有營養價值又受顧客喜歡的產品,但發黑的石榴粒、長毛的百香果、變質的水果等都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既然一杯果汁的利潤不低,那么老板您就把壞水果扔了吧,顧客是上帝,以顧客的身體健康為宗旨一定不是賠本買賣,老板您應該也不差那幾個錢吧。屢屢出現的黑心食品事件,一次次傷害著消費者脆弱的神經,正因為此,自2011年起本市開始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而隨著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臨近,昧著良心的黑心食品攤定然不會逃脫嚴格的檢查。如果您還有一絲良知 ,請收起那些變質的水果,只有這樣才能換來消費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