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記者 藺靜 肖小波)預付式消費存在誤導消費、消費欺詐、不履行承諾等多種問題,消費者權益常被侵犯。昨日,四川省消委會、省工商局等方面專家學者就預付消費進行了研討,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地方法規的率先建立健全是當務之急。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底,國內流通領域預付卡發卡資金規模達10925億元,交易筆數17.5億次。
省消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法律不健全,目前預付式消費存在誤導消費、消費欺詐、外泄個人隱私信息等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吳景明建議,提供預付式消費服務的經營者應設置準入條件,將發卡金額和數量與企業注冊資本掛鉤。而中消協律師團主任邱寶昌認為,在相關立法中,建議加入消費者后悔權條款,將預付式消費的“冷靜期”設為15天或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