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論壇
論壇參與各方
業主:東莞萬科業主陳小姐、上海萬科業主王先生等(以下簡稱業主)萬科:萬科相關負責人(以下簡稱萬科)第三方:著名打假、維權人士王海先生,北京湘江偉業董事長方明理先生
萬科“毒地板事件”再起疑云。2月28日,知名打假、維權人士王海向中國經濟時報獨家透露稱,檢測機構的普遍失信已經不容回避。萬科“毒地板事件”消費者有被拋棄的可能性,同時不排除萬科確有“內鬼”存在。
“網帖所揭露的安信地板(微博)的問題應該是可信的,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蓖鹾T诮o本報記者的信中說。隨后,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王海稱,就連質監部門內部人士也曾明確向他表示,“對系統內部的檢測報告不敢相信”。
目前,萬科已經對外發布4批復檢報告,聲稱送檢的安信地板檢測結果均顯示合格。然而,上海質監局監測報告顯示,抽查的24種安信地板有3種未達標,分別為面層木材名稱不符和尺寸偏差。安信董事長召開發布會時也承認此事,但截至記者發稿時萬科方面對此未有評論。
■本報記者 周雪松
真相仍未揭開 業主很受傷
2月16日,網帖爆出猛料:安信將甲醛超標地板(最高超標五倍)大量賣給萬科,并稱萬科有內鬼,安信故意制假售假。這也是央視標王首次“涉毒”。長期吸入甲醛會誘發多種疾病,嚴重威脅人體健康。一石激起千層浪,“毒地板”、“價格屠夫”等標簽迅速從安信地板發酵,短短幾天蔓延至整個地板及房地產行業,多家地產巨頭也牽扯其中。
當天,萬科迅速做出回應,2月16日-17日兩次發表 “情況說明”,20日,萬科在總部專門召開媒體溝通會,暫停采購安信地板;對已采購尚未安裝的安信地板全部封存,對已安裝地板進行復檢,此事還“驚動”了剛剛從美國歸來的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其通過微博稱,一旦發現產品問題,萬科將承擔全部責任,維護消費者權益。
安信董事長盧偉光隨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曝光的檢測單是真的,但屬于半成品甲醛超標,不是成品,并將原因推至上游的原材料廠商。
截至本報記者截稿時,萬科已經對外發布4批復檢報告,涉及武漢、青島、廣州、重慶、北京、杭州、昆明和深圳等8城市的樓盤,聲稱送檢的安信地板檢測結果均顯示合格。但仍有8個城市的復檢結果未公布,真相尚未完全解開,事件還在繼續發酵。
業主:據東方網報道,住在上海萬科金色里程小區的業主都在密切關注此事,不少業主欲“組團”維權。也有業主發帖稱,全家兩個人離奇地都患上了過敏性疾病,有病歷為證。
東莞萬科業主陳小姐說,網上出現萬科涉安信“毒地板”事件的相關報道,對萬科來說有失顏面。
自稱萬科業主的余小梅微博發言稱,已經買了萬科的房子,“真是的,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給一個滿意的答復!
去年年底剛買了惠州萬科金域華庭二期的黃先生說,這時候爆出問題覺得煩,因為房子出問題的事件也太多了點,需有關部門嚴把監督與質量關。
對于萬科對產品進行復檢,上海萬科花園小城的業主擔心的是檢測的公正性。業主王先生表示,萬科送檢的是否是同一批次的地板以及檢測的結果是否公正都很難令人相信。自家地板自己送去檢驗比較放心。
萬科:對于業主對送檢透明度不夠的質疑,萬科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因為安信地板采購量較大,此次送檢工作量龐大,公司客服部門尚未獲得工程部門的進一步信息,故造成業主疑慮。稱“將盡快披露更多的送檢信息”,調查工作取得的最新進展,將及時向客戶和公眾披露,直至該事件完全解決。
業主:事件發生后,合肥萬科金色名郡業主除了心慌,就是感覺很受傷。一位高姓業主在接受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情緒激動,兒子和媳婦剛結婚,房子是作為婚房使用的,“毒地板事件”曝光,“嚇死了”,“如果甲醛真的超出這么多,將來要小孩都成問題”。
高女士的兒媳婦馮小姐說:“這個房子本打算五一結婚時入住,事情一出,肯定沒法住了,不知道要晾到什么時候。”馮小姐告訴記者,業主們在萬科業主群里聊天時都人心惶惶,不少孕婦尤為擔心,有小寶寶的則干脆帶著孩子去父母家住,“毒地板”事件給業主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神秘爆料人兩度現身檢測報告遭質疑
“毒地板”事件中,爆料人李曉燕很神秘,手機幾乎一直處于關機狀態,極少露面!岸镜匕濉笔录〕鏊婧螅f科三批送檢結果顯示均合格,其間李曉燕兩度現身,提出質疑。
在武漢萬科送檢的報告結果顯示合格后,李曉燕現身網絡發帖質疑地板標準被混淆,稱武漢萬科送檢的報告得出的結論是荒謬的。這是萬科送檢的首份報告。
2月27日,北京萬科等三批涉安信地板項目檢測結果公布,甲醛釋放量符合國家標準,李曉燕再度現身并拋三大疑問:送檢形式缺乏說服力,送檢結果“荒謬”,厚度指標涉嫌欺詐消費者。對此質疑,截至記者發稿時,萬科、安信兩方并未給出任何回應。
著名打假、維權人士王海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曾幫業主打過防盜門的假,而且是中國名牌,國家標準門框鋼板要2毫米,但開發商給的價格根本不賺錢,供應商只能偷工減料。
“網帖所揭露的安信地板的問題應該是可信的,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蓖鹾Uf,后來萬科毫無懸念地拿出了檢驗合格的檢測報告,也讓他有機會說說一個更大的問題——檢測機構的普遍失信問題已經不容回避。
王海告訴記者,普通消費者維權時會發現,面臨的第一個障礙就是取證難,尤其是鑒定或檢測難。一般的檢測機構都不接受消費者的送檢,為什么呢?因為企業往往是檢測機構的大客戶或是戰略合作伙伴,檢測機構犯不著為了幾百元去得罪大客戶,比如恒源祥一年的檢測費用就一千多萬元。
“更嚴重的是檢測機構普遍出具假檢測報告,比如北京的一些紡織品檢測機構!蓖鹾Uf。
“毒地板”事件引人深思
中國經濟時報:“毒地板”事件浮出水面后,檢測結果已經陸續公布且全部合格,作為打假、維權人士,您有何看法?
王海:(檢測機構)給企業的報告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真實的不對外只給企業內部參考,另一種是假報告,用來給各種監管機構和商場、消費者看的,內容全部是合格。
另外,給消費者的報告也分兩種,一種是和被檢企業沒有業務關系的,出真報告,另外一種是和企業有合作的出假報告。消費者是首先被拋棄的。
中國經濟時報:以您的判斷,萬科是肯定有問題了?萬科是否有“內鬼”?他們已經把這個問題否定了。
王海:內鬼不排除,那一般涉及商業賄賂問題。實際上因為開發商壓價太低,往往逼得供應商降低產品質量。此外,采購問題上,定價權在開發商。雖然都會有檢測合格的報告,但實際開發商的定價會影響質量。
中國經濟時報:作為房地產業內人士,您對網絡爆料的真實性有什么看法?您對萬科的表現有怎樣的評價?
方明理:整個“毒地板”事件值得我們深思,不光是一個地板行業的問題,當前企業道德滑坡的趨勢嚴重,近幾年,問題牛奶、瘦肉精、有毒地板等很多問題暴露出來,不僅僅是監管方面存在問題。
從開發商角度來說,應該看到,這些年地板行業不合格、超標的產品是實際存在的。利用大規模采購壓低產品價格的做法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包括對上游產品質量如何嚴格把關、怎樣進行質量跟蹤都值得深入研究,應該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