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暉
車禍的切膚之痛讓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特別認真地關注起了汽車輪胎的安全,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賈康向本屆政協大會提交了名為《關于加強汽車輪胎安全,防范和改善民生》的提案,這是他半年以來對汽車輪胎問題研究的結晶。
賈康認為,當前亟須建立包括質檢、消費者權益、企業賠償以及司法制度共同發力的問責、劣汰機制,才能改變低質輪胎造成的傷亡事故不斷出現而其受害者通過司法程序討公道卻幾無成功先例的現狀。
賈康以自己爆胎之禍的親身感受建議有關政府部門盡快出臺汽車輪胎使用年限、行駛里程、磨損程度的全面標準體系并做出清晰量化,作為強制更換輪胎和形成責任制度的權威依據。
賈康去年9月1日在京滬高速滄州德州段遭遇爆胎,時速100多公里時失控沖向護欄,一家三口死里逃生。事后經醫院檢查,賈康有四根肋骨及兩脊骨盆骨折,并有多處內臟挫傷。
事發后第三天,賈康在病床上發“駕車遇禍”系列微博,控訴錦湖輪胎。錦湖輪胎表示將配合有關部門調查事故原因。此后相關當事人并沒有向外公開交通事故的最終處理。
從提案的內容可以看出,賈康在事故處理的過程中感受到現行交通法規的不合理之處。
賈康指出,不少案例將“爆胎后駕駛者不可猛打方向盤和猛踩剎車制動”這一駕駛規則作為追究司機“法律責任”的依據,是不符合常識的。他建議廢止此項“替罪羊”式的規則條款,把保障輪胎安全的壓力合理地真正傳遞到輪胎生產、供給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