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小電腦、壁掛爐,家里每天運轉的電器,經常會遇到“罷工”要維修的情況。可動輒上千元的維修費,卻讓消費者苦不堪言,“這修的是電器么?”
浮夸報價胡亂宰客
案例
“報價1800元,150元就給修了,這不就欺負消費者不懂維修么?”一臺灶具的維修經歷,讓市民張先生驚嘆維修隊的胡亂宰客。
張先生家里的松下牌燃氣灶具,前幾天突然打不著火了,因為已超過保修期,他就在網上找了個小維修店,來了3個工人上門維修。一開始,維修人員先說核心部件得升級,維修費1800元,張先生沒同意,“有那價錢,都夠買臺新灶具了。”看他不想修,維修人員立即改了口氣,說是換個模塊也成,只要500元。最后,只是灶具里進水導致短路,150元就給修好了。
調查
灶具的售后維修,目前并沒有出臺統一的國家標準,僅有一個行業規范,所以,這就給一些“山寨”維修隊鉆了空子,先漫天要價,再就地還錢,能多賺一筆就多賺一筆。“很多維修隊的報價,要比實際的維修價目單貴出兩到三倍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了解到,這種胡亂宰客的漫天價,并不只在灶具維修中,許多超過質保期后的家用電器維修,都容易出現漫天報價的現象。市民胡先生告訴記者,壞了的老式熱水器,維修人員就用肉眼看了兩下,就表示要換芯,僅材料費就得過千元。“肉眼看看,就能辨別哪里壞了?真不知道是真是假。”
點評
“一個配件,原廠和仿制的,這中間的利潤有時就能高達百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山寨維修隊主要就是依靠材料上的偷梁換柱,來謀取利潤。“所以,維修也得有國家標準,讓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也能做到心中明白。”
換個小零件要花大價錢
案例
市民杜小姐家里的壁掛爐壞了,沒法燒熱水,她就打客服電話找了維修人員上門修理。先收取50元上門費后,維修人員檢查出橡皮塞壞了,換了個新橡皮塞,維修費200元。
“在我看來,那個小橡皮塞在市場里也就賣5塊。”杜小姐不理解,僅僅更換一個小零件,怎么就那么貴?
調查
對于各種小家電、小電器的零部件的保修,商家一般都有具體的時間期限規定,而且往往要比整機的保修期短。所以,小零件也最容易讓消費者掏錢修理。市民李先生的小型上網本鍵盤失靈了,到了售后維修點咨詢,雖然機器尚在保修期內,但鍵盤有痕跡,所以廠家不負責保修,更換一個新鍵盤需要600元。“600元換一個鍵盤?我這上網本也就值2000元呢。”覺得不劃算的李先生帶著上網本到了中關村賣場,140元就買到了一個新鍵盤。“天天敲鍵盤,怎么能沒有痕跡呢?這根本就是個明知不可能的任務。”
點評
小零件是電器里的易損部位,而且由于通常很難界定是由于使用人使用不當,還是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損壞,因此廠家一般不承擔質量擔保責任,或采取縮短保修時限的做法。只是,這種只為自己不為消費者想的思維模式,卻顯得有失公平,也為消費者增添了許多無法言說的麻煩。
三方軟件沒人修
案例
市民秦先生為了省下昂貴的正版軟件費用,就花錢把自己的iPad做了次“越獄”,順便打包下載了一些流行軟件。
可在使用過程中,軟件發生意外無法使用了,可因為系統已經做了“越獄”,廠家不負責修理,他只能再另外付費修理軟件。
調查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應用,第三方軟件下載也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不過,軟件壞了如何修理,卻成為一個不小的難題。在中關村賣場,一家專門提供蘋果軟件下載的店主告訴記者,他們這兒的軟件下載,既可按件付費,也可打包付費,每個單件的價格不同,有10元的,也有20元的。“如果系統壞了你要重新做軟件,那就得另外付費。”而記者咨詢了摩托羅拉(微博)、蘋果等手機客服,客服人員均表示,非手機自帶的第三方軟件,廠商沒有保修責任。
點評
智能手機最吸引人的地兒,就是能應用各種稀奇的軟件,消費者這才有了“越獄”和各種“破解版”。也許,除了精美的系統之外,手機廠商也該在第三方軟件上多下些工夫,別讓手機的智能反而成了麻煩。趙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