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網上白酒便宜,趕緊出手 到貨后只是100毫升裝,傻眼了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網絡購物警惕三大陷阱
花2500元網購電動車,卻一直沒收到貨;網購來的白酒不是500毫升裝的,竟是100毫升裝的;不法分子開網店銷售大量冒牌手機……
8日,濟南市工商局歷城分局提醒廣大市民,在網購時,警惕三大陷阱。
□本報記者 李萌博 通訊員 王繼奎 高吉忠
有名無實
3月1日,沈陽張先生向濟南12315指揮中心投訴:2月2日匯款2500元從濟南某電動車行網站上購買了電動車1輛,但過去了十多天一直沒有收到貨。張先生通過網站顯示的電話聯系銷售網站,網站表示因事耽誤馬上發貨。
過了幾天,仍未收到貨,再次聯系網站。該網站卻拒絕承認,并對購買者恐嚇和咒罵。張先生思量異地維權的成本太高,成功率較低,只有自認倒霉。經工商機關實地調查,該網站顯示的地址、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都是虛構的,根本沒有實體店。
工商提示:網上購買商品盡量到誠信度和公認度高的大型交易網站購買,尤其對個人網站和公司網站一定特別慎重,最好有第三方支付平臺和賠償保障金,以確保交易安全。
模糊概念
市民曲先生從網上看到某商城老郎酒1989每瓶僅128元,遠遠低于超市的價格,就網購了6瓶,可到貨后發現是100毫升裝的,而非500毫升。曲先生大呼上當。再上該網店仔細瀏覽,其首頁上并未標明每瓶的容量,但在30多項的“商品描述”中發現確實標注了100毫升。曲先生對此十分無奈,只能怪自己太粗心。
工商提示:網購商品必須認真瀏覽網站或網店全部內容,重點對商品描述、備案號、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公示的內容進行仔細閱讀核對,必要時可以向網店注冊地工商機關查詢經營主體的登記注冊情況。
以假充真
工商機關接舉報稱,韓某自2009年以來,通過其在淘寶網(微博)上開設的網店銷售假冒著名品牌手機,且銷售數額巨大。執法人員檢查當事人辦公場所和倉庫,發現存有大量的手機包裝盒、電池、充電器、說明書、保修憑證、系統光盤等配件,并當場查獲標注諾基亞(微博)等5種注冊商標的手機2000余部和手機銷售資料,侵權商品貨值總額200余萬元。因該案涉案金額巨大,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工商提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鑒別真偽:一是,經銷知名品牌,尤其是國際性大品牌必須有授權書,可以查看其授權經營書;二是可以驗證手機串號、入網許可證等進行鑒別;三是看價格,與市場普遍價格相比明顯偏低的商品,不是翻新機,就是非正規渠道的貨。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一旦遇到上述的“陷阱”,一是保存憑據。要保存好手中匯款的憑據、對方的賬號或者對方發貨單、發票。二是固定證據。以圖片格式完整拷貝涉嫌違法網站,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公證;三是區別不同情況,及時向工商機關投訴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