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質監局發布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吉利發”竟用蘇丹紅給桃酥餅著色
本報訊(記者孫明鑫)3月11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2011年度全市質監系統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例,相關企業及當事人均已受到查處。
案例一
倉庫里查出大量假冒吸油煙機
根據舉報,去年2月份,市質監局在渾南新區某倉庫徐波租用的庫房內查獲大量假冒方太、三星(微博)、小天鵝、容聲、新飛等品牌吸油煙機、爐具。其涉案金額達20余萬元,市質監局將此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案例二
吉利發食品使用蘇丹紅生產桃酥餅
去年3月份,市質監局在對全市餅干行業的專項執法檢查中,發現沈陽市鐵西區吉利發食品廠在生產加工桃酥餅過程中,使用紅色油狀物品(氧化鐵紅)作為著色劑噴涂在產品上。經對氧化鐵紅抽樣送沈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檢驗,檢驗結論為蘇丹紅1號、蘇丹紅4號,屬于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
案例三
天竹食品用回收食品生產蛋黃酥
去年3月份,市質監局在對全市餅干行業的專項執法檢查中,發現沈陽市天竹食品廠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蛋黃酥。經沈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其鋁項目不符合標準。同時,該廠生產的多種豆糕經沈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檢驗,菌落總數、霉菌計數、大腸菌群等項目不符合標準。
案例四
嘗香譽食品廠無證生產面包
去年4月份,市質監局于洪分局對沈陽市嘗香譽食品廠進行執法檢查。經查實,該廠在原有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已經過期的情況下繼續生產面包。
案例五
粒粒香原汁米醋使用甜蜜素不達標
沈陽粒粒香農副產品開發銷售公司生產的原汁米醋,在食品質量監督抽查中被發現使用的甜蜜素不符合標準。
案例六
陸達塑料編織廠無證生產
根據群眾舉報,去年初,市質監局棋盤山分局對沈陽市陸達塑料編織廠進行執法檢查。經查實,該廠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受河北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溫泉精制淀粉廠委托,生產食品用塑料編織包裝袋。
案例七
油田建設工程企業偽造檢驗證書
去年初,市質監局在受理遼河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設工程一公司為秦沈線沈陽分輸站安裝組合式過濾分離器工程辦理告知手續過程中,查證其提供的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證書、產品質量證明書、產品合格證均系偽造。
案例八
起重機械未登記擅自投入使用
根據群眾舉報,市質監局東陵(渾南)分局在去年6月份對沈陽天運起重機制造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發現該單位生產車間內有四臺正在使用的起重機械,均不能提供相關登記手續。經查實,其中三臺屬于未經登記擅自投入使用,另外一臺屬于未經許可私自安裝。
案例九
維納斯布藝生產銷售偽造廠名廠址
去年4月份,市質監局對沈陽市維納斯布藝加工廠進行執法檢查。經查實,該廠在無任何委托加工協議的情況下,為了方便銷售,在其生產的棉被、夏被、床墊等產品外包裝及標簽上標注偽造的廠名廠址—— “帝尼華倫天奴、意大利華倫天奴帝尼國際寢飾有限公司、香港德輔道中137號南豐大廈1610號”。
案例十
未經強制性認證擅自銷售低壓電器
去年9月份,根據群眾舉報,市質監局皇姑分局對沈陽醫學院沈洲醫院北院區改、擴建項目安裝低壓電器現場進行檢查。經查實,該工程安裝的低壓電器均為新生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存在未經強制性認證和未按照規定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證書擴展,擅自出廠、銷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