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爆炸、Home鍵反應遲鈍、電池待機時間短、聽筒話質不清晰、屏幕易碎、經常死機等,都是iPhone的“病癥”,關于iPhone的投訴急劇增加
iPhone“病”了怎么辦?
記者 楊云龍
一則發生在美國的iPhone手機爆炸消息,借助互聯網和微博等媒介,迅速成為一條爆炸性新聞。為什么這么多人如此關心這個并未產生嚴重后果的事件?因為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和那個美國女士一樣,每天和iPhone手機形影不離。用的人多了,問題自然也多,Home鍵反應遲鈍、電池待機時間短、聽筒話質不清晰、屏幕易碎、經常死機等,都是iPhone的“病癥”。
iPhone在床頭“嗞嗞”作響
“我習慣把手機放在床頭柜上充電,因此當時正在充電的手機距離我頭部僅僅一英尺(約30.4cm),房間里都是燒著的塑料的腐敗氣味,還能聽到嘶嘶聲和一點點小爆破聲,我看到手機表面已在裂開,立時嚇醒了。”3月21日凌晨6時許,美國科羅拉多州一位51歲的女性被自己床邊“嗞嗞”作響的iPhone 4吵醒,她驚慌地發現自己這部iPhone手機正在冒煙。
這可能是美國第一起iPhone 4手機冒煙事故,但并不是iPhone手機第一次發生事故。那么,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記者致電蘋果中國在線商店客服電話4006668800咨詢,客服人員表示,iPhone 4攝像頭左側為主板,充上電后這個區域會發熱,如果該區域過熱說明主板或已短路,這時消費者應趕緊將手機送至售后服務處。在iPhone 4使用過程中,如果電池待機時間相當短,也有可能出現短路情況,應該趕緊檢修。
iPhone質量問題頻發
不可否認,iPhone是全球智能手機的先進代表,有著絢麗的屏幕和智能的功用。但在iPhone火爆的背后,卻是不斷爆發的各類“質量門”事件。從iPhone 4的“死亡之握”到iPhone 4S的“黃色屏幕”,有關iPhone的各類質量問題從未間斷,讓無數對iPhone趨之若鶩的消費者“傷不起”。
記者查閱中消協等消費者維權網站后發現,針對iPhone的質量投訴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急劇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6月前,各類消費者維權機構收到的有關iPhone的質量投訴不足100起;截至2012年2月中旬,相關的投訴已經上升到了600余起。其中,Home鍵反應遲鈍、電池待機時間短、聽筒話質不清晰是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占到投訴案例的近七成;屏幕易碎、經常死機等,也是消費者頻繁投訴的問題。
有問題要“對癥下藥”
對于iPhone手機的種種問題,數量龐大的“果粉”們,怎么辦?記者從消費者投訴中梳理了幾個典型案例。
案例1:Home鍵失靈。李先生去年3月份購買了一部iPhone 4手機,使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手機的Home鍵出現了問題。李先生將手機送去修理,修理人員告知:Home鍵出現老化,反應靈敏度下降,需要更換。李先生不解:作為消費類電子產品,iPhone 4的Home鍵不應如此“嬌氣”。
對癥下藥:iPhone手機全身只有一個按鍵,它集返回、退出、打開、連接等指令于一身,使用頻率較高,也容易損壞。蘋果ios5系統的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設置-通用-輔助功能進入并開啟新增的AssistiveTouch功能。開啟后,用戶手機屏幕上會出現一個半透明的按鈕,點擊該按鈕后會出現進一步的命令選項,其中最下方的按鍵便是Home鍵的模擬按鍵,按它就能實現Home鍵的所有功能。
案例2:iPhone黑屏、死機。這一天,在某媒體工作的劉女士準備開車上班,拿起iPhone手機看時間,發現手機停留在微博頁面不動了,等了很久也不見頁面消失。隨后,劉女士試圖用關機的辦法重啟,等了20分鐘,頁面依然“堅挺”,手機也絲毫沒有重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