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 勇 崔云飛
“維爾康為什么沒有為我補繳養老保險?”“為什么我的退休時間成謎?”“維爾康部分產品原料有注水嫌疑,會不會有質量安全隱患?”近日,部分市民反映濟南維爾康食品有限公司存在的種種問題。
投訴
員工退休時間存爭議
“我丈夫到底是啥時候退休的,怎么濟南維爾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爾康”)和歷城區人社局的說法不一致呢?”高女士反映,她的丈夫已在維爾康工作了41年,2010年9月21日辦理退休時,該公司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高女士丈夫檔案顯示的工作時間與其戶口、身份證不符,不予辦理退休。“這事就這樣擱了下來。”2011年9月份,維爾康勞動保障部門打電話通知高女士,她丈夫退休的手續已經辦理完畢,從該月起高女士丈夫每月可以領取1630元退休金。“這樣也不對啊”高女士說,根據相關規定,維爾康2011年下半年退休的職工,每月已增加100元退休金,“可是為什么我丈夫的退休金就沒有這100塊錢呢?”高女士向歷城區人社局詢問后得知,她丈夫已于2010年辦理了退休手續,不再享受增加退休金的政策。“這就奇怪了,我丈夫2010年到2011年辦理退休期間,每月僅僅領取400多元的內退工資”,高女士說,現在歷城區人社局與維爾康說法不一致,自己丈夫既不能享受增加100元退休金的政策,也不能享受2010年全額退休金,“我們怎么就落到空擋里面了呢?我丈夫到底什么時候退休的?即使不給我們補錢,起碼得給我們一個說法吧。”
投訴
為啥不給補繳養老保險
辛先生于1971年在濟南肉聯廠(改制后為“濟南維爾康食品有限公司”)參加工作,并于1991年作為一名制冷工,參與了該廠冷庫大修工程,由于工作環境潮濕、工作強度較大等因素,辛先生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的疾病,此后辛先生一直享受病保待遇。
2012年3月10日左右,維爾康工作人員通知辛先生,單位將于2012年3月29日正式為其辦理退休,但他1993年、1994年及1995年的養老保險金仍未繳納,此3年的養老保險金如果不補繳,辛先生以后每月退休金將少領取200余元。“我可是一直在這里工作的,怎么會有3年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呢?”辛先生咨詢維爾康相關工作人員后得知,未繳納養老保險金的3年,該公司還是改制前的濟南肉聯廠,1996年濟南肉聯廠完成改制成立維爾康后,維爾康方面一直為其繳納養老保險金,補繳那部分養老保險金的費用應由辛先生個人承擔。“我當時也不知道這樣對不對,就借了18000元交上了。”辛先生說,補繳養老保險金款項交到維爾康后,維爾康方面只是讓一名在該公司勞動保障部門工作的員工,以個人名義為其開具了一張收據。這讓辛先生有點擔心,“我也不知道我應該每月發放多少錢的退休金,我交給維爾康的錢,他們到底給我補上那塊養老保險金了嗎?”辛先生向維爾康方面詢問該問題時,“他們告訴我,維爾康這么大的公司不會搞錯的,以前有人來補繳養老保險金,他們從來沒有打過收據。”
根據辛先生提供的維爾康方面為其出具的收據,記者發現,該收據未寫明為何收取該款項,并且落款沒有維爾康方面的公章或相關信息。“現在我認為維爾康收取這部分款項不合理,”辛先生說,據他了解,根據勞動法相關規定,企業改制后,以前企業的遺留問題應該由改制后企業承擔,維爾康方面應該為其補繳3年未繳納的養老保險金。
記者就以上問題咨詢維爾康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表示,她對此方面問題不清楚,該部門負責人外出有事,無法回答記者反映的問題,并且不能提供給予答復的具體時間。
投訴
部分原料被疑注水存隱患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市民反映,維爾康公司因生產過程中所用的原料注過水,擔心其所產出的東西也不合格。4月5日,記者走訪濟南多家超市發現,不少消費者都在購買維爾康產品,當得知維爾康此種生產工藝后,市民劉女士的話道出了消費者的擔憂:“我們不可能完全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注水原料生產的火腿能放心食用嗎?這不是之前媒體曝光的‘注水火腿’嗎?”
據了解,食品界有“注水火腿”這種說法。這種火腿看上去很好吃,但實際上是把水注入肉中凝固而成的。因為能擠得出水來,所以也被稱為“抹布火腿”。但不管名字如何,本質都是一樣的,火腿的原料是豬肉等,要做出遠超出原料質量的火腿,只能靠增加分量的黏性材料來實現。
4月5日下午,就消費者反映的相關問題,維爾康研發中心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的系列產品都是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其中老濟南鹽水火腿和培根火腿等均按工藝要求事先注射鹽水,但原料注水并不等同于“注水火腿”。據介紹,公司為此專門購進了鹽水注射機,以保證生產標準。
為何非要事先對原料注射鹽水?該負責人解釋,此舉是為了提升火腿的口感。該負責人還介紹了維爾康火腿中的食品添加劑問題:目前公司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大約有20多種,所有添加劑都符合GB2760—2011標準,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
對于市民反映的以上問題,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