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廣網北京4月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電腦整機的概念是什么?電腦的外殼屬于整機范圍嗎?最近北京的消費者張女士就因為一次偶然的維修事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困惑。
張女士:去年3月13號在京東網上買的筆記本電腦,東芝(微博)牌的,一直都挺好,今年2月份的時候發現屏幕上面裂了一道口子,后來就到東芝筆記本的維修中心去,他們表示壞的地方屬于外殼,如果要修的話需要把外殼換了,但表示換外殼不在保修范圍里。我就不太清楚對"三包"法是外企是有自己的解讀方式嗎?
在京東商城(微博)買了東芝筆記本電腦,不到一年出了問題,本以為可以保修,不想卻被三方告知壞了的外殼不屬于整機,不在保修范圍。
整機一年保修,但顯示屏外的那一層開裂的塑料外殼卻被告知不屬于整機范圍。這個答復讓張女士很是困惑。于是張女士開始向京東商城和維修站多方打問,想要聽到更全面的解釋。
張女士:我跟客服聯系過了,還有京東網也聯系過了,也反饋到廠家,廠家回復都是外殼不屬于整機范圍不能保修。我說這是霸王條款,國家有規定我可以從其他渠道來解決。他說那你就解決吧,就這么給我回復的。
接到張女士的投訴之后,記者就東芝筆記本電腦的三包政策展開調查。首先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撥通了東芝筆記本電腦的客服電話。
客服:機器的外觀包括像塑料部件是不在保修范圍內的。整機是指硬件,易損耗部件不在保修范圍的,像外殼這個塑料部件不屬于保修范圍的。塑料部件屬于易損耗的部件,是暴露在外面經常使用易于磨損的,這種磨損一般是由于使用過程中的人為頻繁使用造成的,裂開的都是由外力引起的。這個機器使用的是鋁鎂合金,就是高硬度的工程塑料的,可承受的外力都是比較大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開裂的。正常的保修是非人為的機器的故障,是屬于正常的保修,人為造成的故障就不在保修范圍內的。但塑料部件不在保修范圍,這是保修政策,您也有疑問可以送到服務站去判斷,服務站的工程師會告訴你這個能不能保修。
整機是指硬件,外殼不屬于整機,因為是暴露在外容易磨損的部件,所以不在保修范圍。而到最后這位客服的解釋明顯跑偏,反而糾纏于是否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外殼開裂,并且把問題拋給了東芝電腦的維修站。于是,我們的記者撥通了北京朝陽區維修站的電話。
維修站:殼、外觀是沒有保修的。整機是保修里面(電性能)的故障,外觀沒有保修,比如殼、軸這些都是沒有保修的。您到時候有時間可以帶來維修站看一下需不需要換,必須換殼就得付費。
這位維修站的工作人員與之前的那位客服給出的答復如出一轍,而讓記者不解的是,兩個人似乎都對一個問題很糾結,那就是:是否是人為因素導致的外殼開裂。一方面說外殼不屬于整機范圍,不保修;另一方面又刻意強調是否是認為因素導致的開裂。這是為什么?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聯嗎?帶著疑惑,我們的記者再次撥打東芝筆記本電腦的客服電話,希望得到解釋。
記者:和是否是自然開裂無關,塑料部件已經不屬于整機電腦保修范圍了是嗎?
客服:是的。前提我們不說,我們只看現象。保修規定是,塑料部件如果是有破損的話是不保修的。國家"三包"法為大,我們根據的是國家"三包"法規定,但對于自己的產品也有相關保修規定。
對此,特約評論員包華作出評論。
包華:電腦外殼肯定屬于整機范疇。如果一個電腦沒有外殼的話,剩下的所有的部件往哪裝呢?就是零配件,如果沒有外殼的集合的話所有零配件就不能構成一個單一的產品,所以我們說"三包"規定中有規定說其他的主要部件是什么,但這些部件全部是鑲嵌在外殼之內的,因此我個人理解大家所能接觸到的整機就是因為有外殼才叫整機。整個中國關于"三包"法的規定中確實沒有對整機兩個字做名詞解釋,但通用的理解就是單臺形式的機電產品叫整機,也就是說體現了一個獨立的、單臺的產品,沒有外殼作為支撐的情況之下,就沒有所謂單臺形式的機電產品了,所有產品都是零部件散落在那里,所以我個人理解我們既然說它是整機就一定會有外殼,沒有外殼肯定不是。
一般的塑料的部件確確實實有人為因素破壞造成的,但是還有一種方式是什么?原先設計本身不合理,或者雖然設計合理但選用的材質達不到設計要求,也會出現斷裂,而服務人員對于后一種可能性并沒有進行探討,他只是探討了消費者的責任在哪,所以我認為這樣的探討是很片面的,而且對于消費者是很不利的。
我認為消費者張女士首先可以收集手上的發票,以及東芝公司在銷售產品時提供的三包的憑證,還有本人送修的一個記錄,把這些資料整理齊之后可以到消費者協會去投訴,通過消費者協會的調節方式跟東芝公司達成一個調解的結果。但如果說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張女士也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雖然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問題確實有點勞民傷財,成本比較高,時間比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