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衛生部發文擬撤銷38種食品添加劑,其中茶黃色素、茶綠色素、柑桔黃、黑加侖紅等17種為著色劑。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后冰激凌、糕點等食品顏色可能變單調?江蘇省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專家表示,擬取消的38種食品添加劑,是指這些食品添加劑不是非加不可的。
昨天,快報記者走訪了南京食品添加劑市場,各大超市以及蛋糕店,發現擬撤銷的食品添加劑在南京市場已經不常見。南醫大二附院的營養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長期低量吃含有著色劑的食品對健康有一定影響。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安瑩
實習生 曹晴
□ 快報調查
擬撤銷添加劑
南京市場不多見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南京長虹路大市場,在一家銷售奶茶制品的商鋪,記者看到的大部分是奶精、果粉等添加劑,記者問有沒有“色素”,老板告訴記者,“往里走十幾米有一家店專門賣‘色素’。”
在市場里,記者找到了這家專門賣食品添加劑的店鋪,一進門就看到擺了一排的食用色素,有檸檬黃、蘋果綠、胭脂紅等,但記者并沒有看到衛生部擬撤銷的添加劑品種。
隨后記者來到白云亭副食品商城,有七八家專門賣食品添加劑的商鋪,銷售山梨酸鉀、乙基麥芽酚等,同樣,記者也沒有看到衛生部擬撤銷的添加劑品種,就連普通“食用色素”不少店家也都不賣。
記者在一家賣酵母的店鋪找到了“食用色素”,店老板說,買酵母做面點的商家會買一些食用色素,日落紅、胭脂紅等顏色都是商家常用的。
在南京一些大型超市的冷飲以及蛋糕、腌制品等專柜,記者選取了雪糕、蛋糕派、果凍、香腸等產品,逐一對比,發現這些產品里沒有衛生部擬撤銷的添加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上述食品類別不用添加劑。
在衛生部擬撤銷的38種食品添加劑中,茶黃色素、茶綠色素、柑桔黃、黑加侖紅等17種食品添加劑均為著色劑。記者在超市探訪發現,糖果、飲料、冰激凌、果凍等這些只要“帶色”的,都是添加了“著色劑”。食品專家告訴記者,著色劑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兩類,目前市場上鮮艷食品的色彩都是著色劑所致。
在一些冰紅茶中“焦糖色”用的比較多,不同顏色的果凍添加的“著色劑”也不同。一些彩色糖豆添加的色素就更多了,記者看到一包有黃色、藍色、白色、紅色、橘紅色的糖果,產品配料上的食用色素干脆就用“001、005、006、007、012”這些代碼代替。另外,不同口味的冰激凌基本上都要添加兩種“著色劑”。
商家說
替代品多,食品不會“失色”
“甘草”撤銷后,會有替代品
記者發現,這次取消的添加劑中,可能影響最大的就是零食類的,在蜜餞、酸梅類飲料中,記者都看到有擬取消的“甘草”這種成分。乍一看,配料表上的“甘草”會被認為是一種食品南京食品專家告訴記者,甘草是一種甜味劑,用于蜜餞涼果、糖果、餅干的調味。
昨日,記者采訪了南京一家蜜餞生產企業,企業負責人表示,即便甘草被撤銷,也不會影響蜜餞的生產,其實市場已經先行一步找到了甘草的優質替代品——甘草酸一鉀或者甘草酸三鉀。
據了解,這三種甜味劑都是以植物甘草為原料提煉出來的,但是甘草酸一鉀的甜度更高,是蔗糖的500倍,甘草酸三鉀的甜度則是蔗糖的150倍,甘草則是蔗糖的80倍到180倍。甘草被取消后,生產企業只需更換甜味劑,把配料表中的“甘草”改為“甘草酸一鉀”或“甘草酸三鉀”就行了。
蛋糕不會失色,食用色素有百余種
有媒體報道稱,由于這一次取消的添加劑中,有17種都是著色劑,今后雪糕蛋糕可能會失去鮮艷的顏色,記者來到洪武北路一家蛋糕房,墻上貼了所有的添加劑成分。對于含有食品添加劑的材料使用是否符合標準,店主解釋說:“年檢的時候,進貨單都要送到衛生局檢查的。符合標準,才會領到生產許可證。”對于面包店里顏色鮮艷的蛋糕,一般的正規面包店的包裝紙上會在成分的最后一行列出食品添加劑。
一位生產調味品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取消的只是17種著色劑,而食用色素有百余種,也有其他食品添加劑可以被現有的同類添加劑代替,生產商需要做的只是更換用料,更改標簽,而且有些添加劑中早已出現更為優質的同類產品。
擬撤銷的食品添加劑已經很少生產
南京一名添加劑經銷商說,這次擬撤銷的添加劑使用范圍并不廣泛,很多已經很少生產了。江蘇省一名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專家介紹說,本次擬定撤銷的38種食品添加劑,是指這些食品添加劑不是非加不可的,被認定已不具備技術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從目前來看,取消的多為人工合成的著色劑,比如沙棘黃、 酸棗色等等,市場上現在較少看到這些添加劑,并不代表沒有,而只是用得比較少而已。
取消了38種添加劑后,現在市場上的著色劑還是很多的,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只要是按照國家規范來使用,都是安全的。
能不能用天然色素提取物來替代人工合成?從目前研究進展來看,首先是成本比較大,其次,自然色素穩定性較差,所以人工色素在食品的地位一直很高。
新問題
食品添加劑標示不明確
奶茶中增稠劑,未標具體成分
盡管現在所用的添加劑成分都合乎規范,但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新的問題。昨天中午,記者來到新街口的一家奶茶店。在店內,記者恰好看到增稠劑和酸度調節劑兩個桶裝的添加劑,標識模糊,并沒有標示具體成分。這種增稠劑和酸度調節劑是否就是此次衛生部擬撤的38種添加劑?老板說:“我進貨大致知道這東西怎么用,但是具體是個什么,也不知道。”
“很多工廠都用這種模糊概念來逃避禁用,不會在外包裝成分表中標示出具體成分。”南醫大二附院營養師梁婷婷說。
而一名專門制作奶茶的業內人士說,所謂珍珠奶茶多數是用奶精、果粉、珍珠調制而成。這些奶精、飲料濃漿和果粉中含有不少添加劑,包括檸檬酸、六偏磷酸鈉、黃原膠、苯甲酸鈉、阿巴斯甜(含苯丙氨酸)等七八種之多。
名牌雪糕配料:添加劑用“代碼”
去年5月,衛生部發布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在《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里,要求“修改食品添加劑的標示方式”,“所有食品中的添加劑成分,都必須毫無保留地標示在外包裝上,不能用甜味劑、增稠劑、增味劑之類字樣來標示”,但即使有這樣的規定,仍然有“漏網之魚”。在一款名牌雪糕“牛奶蜜豆雪糕”里,除了一些配料外,還有著一些看不懂的“代碼”。比如增稠劑,標識上寫著“466、412、415”。
吃冰激凌等于吃添加劑混合體
記者選擇了幾款主流產品,配料少則20多種,其中某品牌藍莓口味冰激凌,配料達到了37種,僅是食品添加劑就達到了15種之多。
營養專家梁婷婷說,從食品分類上來講,冰激凌屬三類垃圾食品。而冰激凌的外包裝成分中會標示含有蛋白質和脂肪成分,這些成分都是雪糕中可以加入的各種配料,如果仁、豆沙、芋泥等。添加果仁會提高產品的脂肪含量,添加豆沙和芋泥會提高其中的淀量。而純粹的冰激凌則不含有任何營養成分。“通常,冰激凌中都會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劑,十幾種食品添加劑做成了一個冰激凌,所以吃冰激凌,就相當于吃了一大堆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