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多數面包店或西點房,蛋糕的大小都是以“寸”來表示的,多數消費者會認為這表示“市寸”,實際上所有商家都是以“英寸”為標準進行生產,兩個單位的長度其實有著不小的差距,按此折算成蛋糕的面積和體積,差距還會更大。與此同時,無論是2004版還是2011版即將于4月20日實施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國標中都規定,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示。記者日前對滬上10個蛋糕品牌進行了調查,目前市場上很多銷售蛋糕的商家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本報記者 陳臻 實習生 周勝潔
》讀者投訴
用尺量才發現蛋糕“縮水”
“寸”究竟是英寸還是市寸
白領陳先生近日購買了一個10寸的鮮奶蛋糕,打開盒子后發現有些小,陳先生用卷尺量了一下蛋糕的尺寸,結果發現,最大直徑也只有26厘米左右。“我查了一下換算表,發現1寸應該有3.33厘米,那10寸的蛋糕直徑就該有33.3厘米,28厘米其實連8寸都不到。”隨后,陳先生又把厘米換算成英寸,按“1英寸=2.54厘米”的比例,蛋糕10英寸的直徑倒算得上是“及格”。
上周末,記者在五角場食品一店隨機采訪了幾位路人,市民趙先生對此一臉茫然,“總感覺蛋糕幾寸是個比較虛的概念,告訴店員幾個人吃,他們就會推薦一個合適的大小,到底有多大沒注意過。”市民張阿姨則表示自己發現不同品牌的蛋糕雖然標的尺寸相同,實際大小卻有出入,至于這個“寸”究竟是英寸還是市寸,所有受訪者都表示,這應該和表示衣服大小的“寸”是一個意思,也就是市寸。
使用不同單位做出來的蛋糕大小會差多少?以6寸為例,如果是市寸,蛋糕半徑為9.99厘米,截面面積約316平方厘米,如果是英寸,半徑只有7.62厘米,截面面積182平方厘米,還不到前者的六成。
》記者調查
量尺寸 三大品牌都不足寸
市場上蛋糕的實際大小和標簽上的尺寸到底差多少,記者挑選了三家面包房的蛋糕進行測量(測量結果如下表所示)。記者將測量結果分別換算成“寸”和“英寸”,從結果來看,蛋糕標簽上的直徑實際上更接近英寸。
看標簽 標“寸”的居多
記者還走訪了滬上其他七家連鎖蛋糕房觀察其蛋糕的商品標簽,結果發現,各店蛋糕尺寸的標簽可謂五花八門。
第一種是“尺寸+價格”,如四平路上新僑面包房,一款黑森林蛋糕的商品標簽上標注著“8寸168元,10寸228元,12寸278元”;新市北路上的元祖、吳江路上的早安巴黎也采用類似標簽。
第二種是“尺寸+配料”,如陜西北路北京西路口的85度C,雙桃布丁蛋糕標簽上寫有“8寸”,并注明配料中含有黃桃、獼猴桃等。
第三種是“尺寸數值+特殊符號”,如五角場百聯B1層的可頌坊、南京西路石門一路路口的馬哥孛羅以及吳江路上的莉蓮等都在數字后加上兩撇,表示“寸”的概念。
從此次調查看,來福士廣場內的面包新語是唯一一家在標簽上使用“英寸”標示蛋糕大小的商家。
即使是同一品牌,在不同門店的蛋糕標簽也有不同,五角場食品一店內的宜芝多有一半左右的標簽在蛋糕名稱后標出尺寸,如“宜芝多秘制蛋糕(6寸)”,其他則在數字后加上“#”號代替寸的概念,如“6#黑森林”。而宜芝多南京西路二店的標簽就僅有“6#黑森林”這一種樣式。泰興路上克莉斯汀的標簽上有直徑為多少厘米,但漕平路門店則只標示了“6寸”或“8寸”。另外,很多門店蛋糕標簽是手寫的,不同的人寫法不同,如南京西路石門一路路口的馬哥孛羅,記者兩天前往看到的標簽分別為“寸”和“#”。
問店員 分不清寸和英寸
“這到底是寸還是英寸,我們也不知道,從開店開始就用的這種標簽,也沒遇到過顧客對此表示疑問。”吳江路上85度C的店員表示,一般都是根據人數給顧客推薦蛋糕的,6寸、8寸在店員眼中意味著適合4人或6人食用,具體多大并不清楚,當記者提出“蛋糕看上去有點小”的疑惑時,店員給出了“蛋糕是按底盤尺寸衡量”的說法。
宜芝多、早安巴黎、元祖、莉蓮、馬哥孛羅等面包房的店員對“6寸”、“8#”等標簽內容也給不出一個準確的答案,面對“究竟是寸還是英寸”的問題,答案不是“我不知道”就是“6寸就是6寸”。
記者隨后又撥打了部分面包房的客服熱線咨詢該問題,元祖客服在猶豫了一下后表示,店內標簽上寫的寸實際上表示的是英寸,可頌坊稱是市寸,85度客服則表示不是很清楚。
》調查延伸
按國標應標重量 做到的商家很少
2004年出臺的國標《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已經于去年推出了2011版,并將于本月20日實施。無論新舊哪個版本,其中都規定,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示。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除了紅寶石、元祖、克莉斯汀、面包新語以及部分使用商場統一標簽的門店(如五角場食品一店的宜芝多)外,其他面包房都沒有在標簽上注明蛋糕的具體重量,有些品牌還提供在線銷售服務,如元祖和85度C,但在網站的商品介紹中也沒有商品重量的信息。
在上海地區僅通過網絡銷售的“21客”以“磅”表示蛋糕重量,但“磅”也不是我國法定單位,如此操作也有不規范之處。
》專家說法
商家要做到 明“碼”標價
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法研部主任唐健盛表示,蛋糕尺寸一般都默認為英寸,“蛋糕是舶來品,一些商業慣例也跟著一起沿用。”但唐健盛指出,蛋糕只標尺寸是不夠的,“都說明碼標價,碼就是分量,只寫尺寸不標重量,不符合規定。”他指出,明碼標價是商家的基礎義務,是基本該做的,“標注了尺寸與重量,有了具體客觀的標準,蛋糕的尺寸被隨意縮減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唐健盛告訴記者,如果標簽上未明碼標價,可能造成兩個后果,第一,消費者無法進行比較,“蛋糕是立體的,只標明尺寸,大小高度總有差異,消費者對現在與過去的商品無法比較,也沒法在各個商家間比較。”第二,消費者無法監督,“尺寸只反映直觀的大小,奶油、水果點綴等放多放少在尺寸上很難體現,只有在重量上才有直觀反映。若商家不寫明重量,在短斤缺兩時,消費者只按照尺寸不能依法維權。”
同時,唐健盛也提醒,如果只寫克數,不寫尺寸,也不合適,不合交易慣例。只有標上尺寸、重量與蛋糕直徑,消費者的權益才能得到維護。”
本報記者實測部分蛋糕尺寸
蛋糕種類 所標尺寸 實測直徑 實測折算為寸 實測折算為英寸
85度C的雙桃布丁 8寸 19厘米 5.7寸 7.9英寸
元祖的抹茶慕斯 6寸 15厘米 4.5寸 5.9英寸
馬哥孛羅的夢巴黎 8寸 20厘米 6寸 7.9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