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報訊 (記者 溫薷)北京市藥監局昨天表示,被曝光的13個批次涉嫌鉻超標膠囊藥品中,共有4個批次產品進入了北京市場。不過,目前大型醫院均未發現有這些藥品。
北京市面問題藥品較少
前日,北京市藥監局已部署展開全市范圍的監督檢查,向各藥監分局發布了《關于暫停銷售和使用涉嫌鉻超標膠囊藥品的通知》。檢查范圍包括全市醫療機構、零售藥店和藥品批發企業。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藥監局了解到,從目前檢查情況來看,國家食藥監局要求暫停銷售的13個批次中,共查出4個批次的產品此前在北京市場有售。
不過,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個批次的產品在北京市面上數量都比較少。“大醫院目前均沒有發現這些產品。”因此,市民到公立大醫院就醫拿藥時,可以不必擔心此問題。
近期,北京還將對13個產品之外的膠囊藥品進行延伸監督檢查。
被查藥品現由企業保存
記者了解到,被查處的藥品現由企業自行登記保存,并上報所在區縣的藥監分局。
對于這些批次藥品下一步將如何處理,北京市藥監局表示將會按照國家食藥監局的要求進行,目前尚未對藥品進行召回、罰沒等。
市民如果發現相應批次的藥品,可撥打市藥監局舉報投訴電話83979811。
■ 釋疑
1 膠囊殼鉻超標,可否掰開膠囊服藥粉?
剝開膠囊吞藥粉不可取
昨天,多位網友發問,如果掰開膠囊的殼,直接服用里面的藥物是否可以?
網友“色色猴”甚至曬出了“饅頭式膠囊藥吃法”,步驟:1.買一饅頭(包子、發糕也可以),要熱軟;2.捏成凹形;3.掰膠囊倒藥進去,捏口成團。
昨天,朝陽醫院藥劑師王國惠表示,“膠囊藥物須嚴格執行服用要求,不能自行掰開服用。”她說,藥物做成膠囊,一方面是為了掩蓋藥物的苦味、臭味等不良氣味,消除患者服用的不快感。更重要的是,有些藥物在胃中會形成強烈的刺激,嚴重時甚至導致胃出血,因此需要做成腸溶膠囊,確保藥物在到達十二指腸之后才溶解。
同時,有些藥物采用緩釋膠囊的方式,是為了控制吸收的“節奏”,讓藥物均衡地在體內釋放,使藥物發揮作用。如果掰開膠囊倒出藥物,會破壞藥物的緩釋作用,從而難以達到藥效。
王國惠還表示,從藥物劑量掌握角度來看,膠囊藥物對劑量的控制非常嚴格,如果倒出來吃,呈粉末狀的藥物很容易損失,影響藥效的發揮。“因此,忠告患者不應拆膠囊服藥,如果確實有患者不方便服用膠囊,也必須首先咨詢醫生。”
2 如果已服用鉻超標膠囊,有何危害?
鉻在消化道吸收率較低
如果市民已經服用了鉻超標的膠囊藥物,對健康會產生什么危害?
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郝鳳桐主任介紹,“鉻”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動、植物體內均含有微量鉻,自然界中鉻主要以“三價鉻”和“六價鉻”的形式存在。其中,“三價鉻”參與人和動物體內的糖與脂肪的代謝,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六價鉻”是有害元素,長期接觸、高劑量,會引起呼吸道炎癥并誘發肺癌。
郝鳳桐表示,長期接觸一定劑量“六價鉻”,有可能導致腎小管損害,表現為尿中小分子蛋白質增加。
不過,針對此次膠囊鉻超標事件,郝鳳桐認為,鉻的金屬形式通過消化道吸收率很低。雖然膠囊鉻含量超標,但人們在一定時限內攝入的藥物膠囊劑量有限,即便含有“六價鉻”,也不可能導致急性中毒的發生。
“膠囊鉻超標,更像是個風向標。”郝鳳桐認為,皮革鞣制經歷了硫化鈉脫毛、芒硝浸泡、浸灰、浸酸、鉻鞣、染色等環節。膠囊鉻超標,說明所用明膠原料包含了皮革中鉻的殘留,除了鉻中毒,還可能會并存其他衛生危害。
新京報記者 溫薷
■ 進展
浙江新昌22人被刑拘
國家食藥監局督察組已抵新昌;江西一明膠企業董事長被刑拘
新京報訊 (記者吳鵬)國家食藥監局昨日稱,督察組已到達浙江新昌,會同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報道涉及的藥用空心膠囊生產企業進行檢查。
將督察空心膠囊去向
國家食藥監局要求,盡快查明藥用空心膠囊來源、膠囊入庫檢驗、生產使用及產品銷售等情況,并抽取藥品進行檢驗。目前檢查檢驗工作正在進行中。待結果出來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新昌查封生產線57條
浙江省藥監局昨日稱,被媒體曝光的2家企業和2家被通報的企業中,已經查封生產線57條,查封原料倉庫12個,成品倉庫14個。目前,在問題企業共抽取原料和產品61批,對新昌其他膠囊企業抽取原料和樣品39批,均送檢驗部門檢測。
“所有送檢的樣品中,13批已經完成檢測,其中2批鉻含量檢測不合格,其余送檢樣品將于明天完成檢測。”該局表示,調查組還從卓康公司查獲40袋白袋子膠,也已抽樣送檢。
截至17日上午8時,新昌縣公安機關已對23名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藥用空心膠囊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2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1名取保候審。
龜峰明膠董事長被刑拘
昨日,來自江西省弋陽縣的官方消息稱,被曝光的該縣龜峰明膠有限責任公司因涉嫌“把工業明膠當食用明膠銷售”停產整頓,目前該公司董事長已被刑拘;分管生產的負責人取保候審;另有5名相關人員被警方嚴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