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處毒膠囊,記者干了質檢的活,微博干了媒體的活,有關部門干了跑龍套的活……
是記者的手太準,還是膠囊里料太多?
13種鉻膠囊停售后續>
毒膠囊被查處的方式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就是媒體曝光,迅速封廠、抓人、下架。
在記者送檢的這些藥物膠囊當中,目前有13批,涉及9個企業,其中不乏大企業,13個超標批次的產品是有問題的,是不是只有這9家企業13個批次的膠囊有問題?如果真的只是這樣,必須說記者的手實在太準了。
有人說,在這件事上,記者干了質檢的活,微博干了媒體的活,有關部門干了跑龍套的活……
4月17日,河北阜城縣古城鎮東,學洋明膠廠早已硝煙散盡,只留下三層燒得只剩空架子的辦公樓。
4月15日,有毒膠囊事件曝光后不到五小時,學洋明膠突發火災,一幢辦公樓幾乎被燒毀。點火的是公司經理宋訓杰,焚燒的是放置在辦公樓二層的公司資料。
證據被燒了,但黑幕卻在一步步拉開……
架上一口鍋就可以制膠
洋明膠自稱是“北方最大的明膠和蛋白的生產廠家”,資料顯示,阜城是國內四大明膠產業基地之一,年產工業明膠4.5萬噸,占全國明膠產業總量的60%。
在工廠一角半露天庫房里,有約5米高、堆成小山的廢皮革,這是學洋明膠的主要原料。皮革經過浸泡變胖發軟后,放入大鍋中熬制,表層的粘稠物就是膠。阜城不是皮革制造基地,制膠所用廢皮據稱大多來自山東文登。古城鎮前宋村、后宋村兩個村莊幾乎80%的村民都從事制膠業。村民只需在家里架上一口大鍋,就可以從事制膠工作。
學洋明膠絕大部分生產工業明膠,食用和藥用級明膠幾乎不做,因為成本太高。
只要勾兌得好就不超標
食用明膠按使用動物皮、骨等原料不同,分為骨明膠和皮明膠兩大類,骨明膠里一般不含重金屬鉻,而真正使用新鮮動物皮為原料加工的皮明膠,重金屬鉻含量也只是微量甚至為零。只要重金屬鉻有檢出,特別是達到1mg/kg以上時,就很難排除摻入工業明膠的可能。
在號稱“中國膠囊之鄉”的浙江省新昌縣儒岙鎮,大量的工業明膠借助白袋子包裝當掩護,暗中流入部分膠囊廠,最后被加工成了藥用膠囊。
“摻一點,放一點,價格不就下來了,質量不保證。”一名生產負責人說。當地一些膠囊廠為了規避2010年國標中對重金屬鉻含量的限定,會根據客戶要求使用工業明膠和合格的食用明膠進行勾兌,把鉻含量控制在國標之內。
含毒廢渣拿來做雞飼料
阜城古城鎮外隨處可見黑色如河泥般的物質,這些是工業明膠加工后的廢渣。一位工人表示。“堆過廢渣的田地什么都不長,至少要翻開半尺深,才能種糧食。”這樣的廢渣曬干被收走后,到底流向何處?“有拿去做化肥的,有做雞飼料的。”多位工人介紹。
學術資料顯示,明膠廢渣的確有用于魚蝦等飼料的先例,但需首先分離有毒的三價鉻離子,工藝較為復雜。且最后制成的蛋白類物質鉻含量仍然在45mg/kg左右,與飼料衛生國家標準(GB13078-2001)中要求的雞、豬配合飼料10mg/kg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