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陸志霖、通訊員張雅馨報道:18日,浙江新昌縣關于膠囊原料及半成品抽檢結果公布。抽檢的96個批次中有33批樣品重金屬鉻超標。但被央視曝光鉻超標的9家藥企的抽檢結果則至今未出。據悉,國家藥監局督察組已抵新昌,稱將及時公布監測情況。
此次抽檢中,來自4家問題企業的61個批次的樣品(當中包括膠囊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中有29個批次不合格,而另外檢查的14家生產企業的39個批次樣品中,有4個批次不合格。兩者合計,96個批次中有33批樣品重金屬鉻超標。
截至發稿時止,央視曝光鉻超標的9家藥企的抽檢結果未出。原本計劃18日早上8點公布抽檢結果的修正藥業也“爽約”。
通化金馬按照既定日程,在17日晚公布其2011年年報顯示,被曝鉻超標的清熱通淋膠囊去年營業收入達1091萬元,毛利率高達78%。
高毛利率藥品與廉價的劣質膠囊形成鮮明對比。有業內人士稱,大多數地方藥監部門及多數藥企并不具備自行檢測鉻元素含量的能力,這使得被納入藥用輔料體系管理的空心膠囊市場亂象難治。不過,廣州柏賽羅藥業董事長貝慶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檢測鉻含量的送檢費用大約是200元一次,“這個費用不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