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種化妝品中竟有112個汞超標
——10家民間環保組織關于美白、祛斑化妝品重金屬含量調查報告引起的思考
新華網重慶4月20日電(記者傅夏莉、茆琛)477種被抽樣檢測的美白祛斑化妝品中,有112種汞含量超過國家標準,比例約為1/4——這是近日10家民間環保組織對國內10座城市和一些網店銷售的美白、祛斑類化妝品檢測得出的結果。觸目驚心的數據警示著廣大女性,化妝品在幫助她們變得“美麗”的同時,她們的身體卻可能悄然地受著重金屬的侵害。
民間組織檢測稱:有的美白、祛斑化妝品汞含量超標4萬倍
2012年3月至4月期間,達爾問自然求知社、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東莞市綠色珠江環保促進中心、上海綠洲生態保護交流中心等10家民間環保組織從網上商店和北京、重慶、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商場、超市、精品店、批發市場等地隨機購買了美白祛斑類化妝品477種進行重金屬含量檢測。檢測結果表明,477種被檢測的產品中,有112個汞含量超標。
這些民間環保組織也免費為市民提供了檢測服務。4月18日,記者帶著一瓶美白防曬霜來到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進行檢測。在現場,記者看到,檢測人員取出一定量的化妝品放進經檢測不含有任何重金屬的PE塑料袋中,利用手持X射線熒光分析儀進行檢測!八∮玫幕瘖y品量要能覆蓋住分析儀的射線出口并保有約4毫米厚度。”檢測人員告訴記者。
項目負責人、民間環保組織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的王秋霞說,在所有抽檢的產品中,有112種美白和祛斑產品汞含量超過了國家標準1ppm(毫克每公斤),占所有抽檢產品數量的23%;有44個產品超過了國家標準對化妝品中砷含量的規定;有20種產品超過了國家標準對化妝品中鉛含量的規定。
112種超標產品中,有23種被檢出同時含有三種重金屬——汞、砷和鉛。其中,汞含量最高的產品超過國家標準4萬倍。
“所選的化妝品雖然不是知名品牌,但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因為這些中低檔化妝品價格低廉并出現暫時性的美白祛斑效果,而負面反應又有滯后性隱蔽性,因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低收入消費者的青睞。”王秋霞說。
檢測方式存爭議 暴露問題需關注
記者注意到,不少化妝品生產企業對民間組織采用的檢測方式存在爭議。但是,民間組織提供給記者的檢測結果不但表明違規化妝品暢銷通行與相關部門的監管疏漏有關,也表明化妝品領域的相關制度還有待完善。
一些民間組織項目負責人介紹,他們從淘寶網(微博)上購得的重金屬超標產品包裝上均未注明其成分中含有汞、砷、鉛等金屬元素,這違反了《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等國家相關規定。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項目經理陳燦呼吁,相關政府部門對網上的一些化妝品店鋪應加以引導管理。
此外,參與此次活動的民間組織工作人員還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調整化妝品中砷、鉛等金屬元素含量限值標準。民間組織在《美白、祛斑化妝品重金屬含量調查報告》中介紹,我國規定化妝品中砷含量限值為10PPM,鉛含量限值為40PPM,這與東南亞國家聯盟規定的砷含量限值為5PPM,鉛含量限值為20PPM的標準存在差距。
目前,民間組織正陸續通過互聯網和媒體,對檢測出問題的化妝品名稱進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