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膠囊事件逮捕9人 刑拘45人 查扣工業明膠膠囊7700余萬粒 北京藥監局上午通報——
北京查扣鉻膠囊1.2萬余盒
記者22日從公安部獲悉,經過一周的晝夜奮戰,鉻膠囊案件取得新進展,公安機關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產線80條,查扣用工業明膠生產的膠囊7700余萬粒。
記者從國家藥監局了解到,近期將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形成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牽頭,公安、監察、衛生、質檢等部門參加的密切協作、配合辦案的工作機制,全面清理整頓明膠生產和藥用膠囊生產使用情況。在全國范圍內深入檢查所有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
上午法晚記者從北京市藥監局了解到,市藥監局已查封扣押并監督企業召回鉻含量超標膠囊藥品12251盒。
●工作進展 7700余萬粒“工業膠囊”被查扣
鉻超標藥用膠囊事件發生后,公安部立即掛牌督辦,第一時間部署浙江、河北、江西等地公安機關迅速介入、立案偵查。
經過一周的晝夜奮戰,鉻膠囊案件取得新進展,公安機關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產線80條,查扣用工業明膠生產的膠囊7700余萬粒。
記者同時獲悉,河北阜城學洋明膠廠涉嫌縱火的犯罪嫌疑人劉愛國已于19日晚被抓捕歸案。指使劉愛國銷毀證據的宋江新和學洋明膠廠銷售經理宋訓杰均已被刑事拘留。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部對鉻超標藥用膠囊案件高度重視,每日對在偵案件指揮調度,派員赴現場督辦,強力推進案件快偵快破;同時,召開專題調度會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全力配合食藥監等部門開展排查處置工作。
全國徹查膠囊劑藥企
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經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調查,浙江創始膠囊有限公司、浙江林峰膠囊有限公司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
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責成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法定程序吊銷其藥品生產許可證,對于涉嫌刑事犯罪的相關責任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周以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責成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吊銷了五家膠囊生產廠家的藥品生產許可證。
21日上午,有關部門再次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工作安排,會議部署繼續在全國范圍內深入檢查所有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特別是要徹底排查在購進和使用藥用膠囊中可能存在的隱患,不留死角;對膠囊劑藥品進行嚴格抽驗,堅決防止不合格藥品的銷售使用。
同時要求依法嚴肅查處涉案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對檢查過程中不配合、隱瞞事實、調換樣品、弄虛作假等行為,要從重查處。監察機關對失職、瀆職行為已著手進行調查,并將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國家藥監局其他工作部署
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形成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牽頭,公安、監察、衛生、質檢等部門參加的密切協作、配合辦案的工作機制,全面清理整頓明膠生產和藥用膠囊生產使用情況
派出多部門組成的聯合督導組,再次赴浙江、河北、江西等地,督促當地政府對鉻超標藥用膠囊事件加快調查,依法處理,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繼續全面開展藥用明膠、藥用膠囊生產企業和產品的排查檢驗工作
●北京落點
市藥監局查扣鉻超標膠囊1.2萬余盒
目前,市藥監局已查封扣押并監督企業召回國家食藥監局4月19日公布的鉻含量超標膠囊藥品12251盒。
同時,藥監局對全市使用的空心膠囊進行抽驗并完成對62批次藥品檢驗,全部合格。
據了解,市藥監局目前已對全市5000余家藥店以及所有醫療機構中涉及的鉻含量超標膠囊藥品全部下架。
目前,藥監部門對全市膠囊劑型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對使用的空心膠囊進行抽驗,北京藥檢所正在組織力量,全天24小時連續工作,現已完成62批次檢驗。就目前檢驗情況看,全部合格。
據悉,藥監部門正在加班加點陸續完成所有檢測,若發現不合格的依法嚴厲查處,并及時向社會通報。
文/記者 趙穎彥
●專家說法
日常攝入不會引起鉻中毒
隨著各地對于膠囊類藥品檢查工作的全面開展,人們最關心的是膠囊中的鉻含量到底對人體的危害能有多大。
對此,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廖明陽告訴記者,一般來說,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通過腎臟排放鉻的能力可達到約0.2毫克。
從現有有關鉻的安全性資料和報道的膠囊中鉻的最大含量以及病人每天攝入的膠囊數來看,一般認為不會引起人體鉻急性中毒和慢性鉻蓄積。
對于人體每天攝入多少鉻才安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研究中心專家楊曉光表示,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里面,推薦兒童鉻攝入量為每天0.01毫克,成年人是0.05毫克,這是從營養方面應該攝入這些量的鉻,滿足機體的營養需求。
同時,制定了一個安全最大可耐受劑量,兒童每人每天是0.2毫克,成年人是0.5毫克,也就是說,在這個范圍以下是安全的,超過這個范圍就可能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
文/記者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