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23日訊 (“焦點中國”陳訓迪 報道)近日,央視曝光河北、江西、浙江有一些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來生產藥用膠囊,節目播出一周已引發多重監管連鎖反應,問題膠囊事件還在不斷調查。
浙江又查出2家違規生產膠囊企業 警方逮捕9人
昨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稱,經調查,浙江又有浙江創始膠囊有限公司、浙江林峰膠囊有限公司的報告2家企業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已責成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法定程序吊銷其藥品生產許可證,對于涉嫌刑事犯罪的相關責任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全力以赴查控鉻超標藥用膠囊問題產品,有關檢查檢驗、查處工作以及打擊犯罪的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嚴肅依法查處。
衛生部也于4月21日發布通知,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積極配合藥監部門,召回鉻超標藥用膠囊事件相關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檢驗不合格批次藥品,立即暫停購入和使用相關企業生產的所有膠囊劑藥品。
此外,公安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問題膠囊”事件發生一周來,公安機關已立案7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9名,刑事拘留45人,查封非法生產線80條,查扣用工業明膠生產的膠囊7700余萬粒。
專家稱輔料監管亟須加強
問題膠囊”事件爆發后,藥品輔料的監管薄弱問題浮出水面。
“國家對于藥品輔料的監管一直都是比較薄弱,平時監管失控,出事之后又大張旗鼓,還不如多加強常態監管。”一位行業內人士表示。
據了解,此次出事的浙江新昌,存在40多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且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這次出事,正好給市場整頓提供了一個機會。目前全國市縣級食品藥品檢驗機構能力有限。假劣食品藥品問題恰恰在城鄉接合部、縣級以下鄉鎮和農村高發。
網上熱賣空膠囊殼 糯米膠囊銷售最好
據了解,問題膠囊事件曝光后,購物網站有賣家開始出售空膠囊殼,而賣的最好的是糯米膠囊,價格是千粒20元左右,“無色素純天然”,“入口即化不含色素”,類似這樣的廣告語比比皆是。
對此,藥劑科專家表示,自家藥品換殼的方式,其實也是錯誤的,米膠囊基本不可能達到保護藥品的作用。一般的家庭操作有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專家建議市民還是正常服藥,切勿有太大心理負擔。
各地反應
四川:蜀中制藥生產場所被查封
針對四川蜀中制藥某批次阿莫西林膠囊鉻超標事件,四川已立案調查。據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魏夕和介紹,該局已于19日派出執法人員趕赴四川蜀中制藥,查封了該公司膠囊劑生產場所。
江西:查獲千余公斤問題膠囊
連日來,江西省各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空心膠囊開展專項監督檢查行動,據初步統計,截止目前,江西省已查控外省流入的8批次1317公斤問題空心膠囊;在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單位,查控問題藥品5個品種7個批次5295盒。
北京:召回9202盒鉻含量超標膠囊
北京市藥監局4月21日發布消息表示,全市已召回9202盒鉻含量超標膠囊,涉及國家食藥監局公布的7家生產企業中的7個品種。
上海:抽驗兩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16日表示,監管部門已要求所有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暫停銷售和使用這些藥品,全面下架、就地封存。上海有兩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監管部門正在對其原料和產品進行質量抽驗。
甘肅:查封并監督抽驗鉻超標空心膠囊2.5公斤
昨日,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稱,甘肅省全面排查在購進和使用藥用膠囊中的安全隱患。截至目前,甘肅省對24家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購進的50批空心膠囊進行了抽樣檢驗,查封并監督抽驗涉嫌鉻超標空心膠囊2.5公斤。
西安:72小時后完成檢驗報告
陜西藥檢部門隨機抽取三四十家的藥品生產企業的104個品種規格的膠囊藥品,將在72小時后完成檢驗報告。
江蘇:下架問題膠囊 對生產企業實施飛行檢查
17日,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下發要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藥品批發、零售企業和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通報的9家企業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及時下架、登記封存、有效暫控。對空心膠囊生產企業實施100%飛行檢查,對可能存在質量隱患的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開展現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