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特價肉咋有個肉瘤
樂天瑪特超市相關進貨證明越看越糊涂,專家稱肉瘤系打疫苗引起對人體無害
開業不到一個月的大超市樂天瑪特所銷售的豬肉里竟然吃出一個“瘤子 ”。4月22日早晨,家住山東路的唐女士在切肉時,發現豬肉里面露出一個膿包似的瘤子 。這塊豬肉在前一天中午被切掉一部分包成了包子,唐女士家人都吃了,還送給了朋友。對此,畜牧獸醫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肉瘤是豬在進行疫苗注射時,對藥物不適應而在體內形成的,本身對人體無害,但不建議食用。
“瘤子”肉給孕婦吃了
4月22日中午,唐女士告訴記者,澳柯瑪立交橋附近的樂天瑪特超市最近剛開業,碰巧超市豬肉區正在搞特價,她21日花了60元錢買了6斤豬肉,21日中午就切肉餡包了一鍋包子,包括懷孕的兒媳婦在內的一家人都吃了,還送給朋友一些。22日早晨,她切肉時發現有膿包似的瘤子 ,這讓她非常惡心,也很擔心一家人的安全。記者看到,這塊豬肉從外表看與普通豬肉無異,但一處橫切面上,有一塊明顯的膿包狀肉塊,而且顏色已經有些發黑。
22日中午,記者和唐女士一起帶著那塊豬肉來到樂天瑪特超市,超市生肉區的一名主管在查看了豬肉后解釋,這塊豬肉是20日萬福集團供貨,絕對安全正規。
唐女士要求聯系供貨廠家,主管查詢后又糾正說,肉不是萬福集團的,而是一家名為“盛通源食品公司”供的貨,記者發現,其檢疫合格證明的貨主一欄只寫了一個人名,面對質疑,主管又拿出一份畜禽產品銷售憑證,但這份憑證上面的機打字跡錯亂,生產企業一項也是空白。
記者仔細查看了超市主管提供的瘦肉精檢測報告,上面顯示供貨商是“七級肉制品公司。”肉到底是誰供的,主管也開始糊涂,但隨后又急忙解釋,可能是檢疫部門的疏漏,豬肉提供商就是盛通源。
供貨商換名供貨?
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超市主管還向唐女士提供了豬肉提供方青島盛通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電話,讓唐女士自己核實。記者隨后撥通電話,一位自稱是該公司員工的匡姓經理證實,樂天瑪特超市的確有他們公司提供的生豬肉,但他們公司不叫盛通源,而是青島康宏利食品有限公司,廠址在即墨市,盛通源是他們的另一個名字,是向樂天瑪特供貨時用的名字,這屬于市場銷售策略。
記者提出,檢疫部門在檢疫時究竟是該用康宏利還是盛通源的名字呢?對此,匡經理半天沒有說話,“檢疫部門的人在檢測打單時可能就沒給我們公司打上名,應該是他們疏忽,以前就有過我們送了90斤的肉打成9斤的情況。”
專家稱不建議食用
生豬肉中發現膿包似的瘤子,這樣的豬肉究竟能不能正常食用呢?青島康宏利食品公司的匡經理解釋說,生豬肉內出現瘤子是普遍現象,顧客發現這種肉可以退給超市,超市再退給廠家,廠家會集中銷毀。
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位資深畜牧專家,該專家表示,養殖戶會在豬生長過程中注射免疫藥物,因為對藥物的適應程度不同,有的豬會在注射藥物的部位周圍長出瘤狀肉團,里面含有藥物殘留,對人體無害 ,但建議不要食用。青島市畜牧獸醫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也給出了幾乎同樣的說法:“目前疫苗主要的注射位置是豬的前腿下三分之一處,如果在前腿附近發現這種瘤狀肉團,應該就是疫苗吸收不好導致發炎形成的,肉瘤本身不建議食用,但它并不會影響其他肉質的正常食用。”
超市提出退錢并換肉
對于該豬肉供貨商使用三個廠名供貨的問題,市南工商執法人員表示,大部分商場超市給供貨商有個口頭規定,給一家商場供貨時不允許給另外的商場供貨,逼得供貨商不得不注冊了好幾個名字,按照相關規定,這樣的協議是不允許的,但這種協議往往都不體現在具體合同上,也給查處帶來了很大難度。
目前,超市已對唐女士買到瘤子豬肉一事給出處理意見。如果唐女士同意,超市退還60元,并向她提供一塊剛到的等量豬肉。如果唐女士不滿意可以申請衛生檢測,然后走司法程序。
文/圖 記者 曹凱杰實習生 綦孝東 魏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