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道歉了,但不能全推給供應商
來伊份相關產品下架,上市可能遇阻力 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嚴懲違法生產蜜餞廠家
□晨報記者 李欣欣 張谷微 苗夏麗
央視前天曝光杭州多家蜜餞生產廠家生產環境差并超標使用添加劑,而相關問題產品流向了來伊份等多個知名品牌。昨日,來伊份發布聲明稱,即日起該公司從靈鑫、永海、梅園三家供應商采購的所有蜜餞產品在全國所有門店全部下架,并將上述產品再次送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檢測結果將及時公布。聲明還說,消費者對于蜜餞產品有疑慮的都可以到門店無條件退貨。
昨日清晨,來伊份董事長郁瑞芬也通過微博回應蜜餞超標一事,對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和困擾表示歉意。
[探訪]
個別被點名產品仍在售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延長中路上一家來伊份門店,發現有部分產品的貨架已空空蕩蕩,產品、價格標簽等都不見了。盡管該公司聲明中稱靈鑫、永海、梅園三家供應商采購的所有蜜餞產品已全部下架,然而記者依然在貨架上看到來自杭州梅園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蔓越莓”仍在售。對此,來伊份客服中心高級經理龐承蓉稱,可能是個別門店在執行規定時沒有到位。
關于退貨問題,營業員表示,只要是通知中提到的產品,在所有門店都能夠無條件退貨。
各大超市紛紛下架、檢測
昨天上午,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管理總部發出下架蜜餞類商品的通知,通知要求公司旗下所有業態的所有門店將相關供應商編碼涉及的全部蜜餞類商品全部批次下架,停止配貨和銷售。
樂購昨天也表示,已經開始對所涉及的蜜餞商品在全國門店進行下架處理,等待有關政府部門的進一步調查和指示。
沃爾瑪表示,已在全國商場進行自查,一旦發現問題產品將立即下架,并會根據檢測結果采取進一步行動。
[回應]
下架產品并非問題產品
對于“下架產品將如何處理”的問題,龐承蓉稱:“公司并沒有承認下架的產品就是問題產品。前期梅園、永海、靈鑫三家供應商的產品檢驗報告都是合格的,但考慮到消費者安全,才暫停銷售,并封存起來。我們已將相關產品再次送檢,至于今后這些商品將如何處理,將等到產品送檢結果公布后再決定。”
相關產品被媒體曝光后,許多人都對來伊份的采購管理制度提出質疑。龐承蓉表示,目前來伊份在全國約有2500家門店,其中上海就有近1000家。“目前所有的門店都是直營店,沒有一家是加盟的。公司采取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的模式。”龐承蓉稱,“對于所有供應商的資質、品質管理能力等,公司都會進行嚴格的評估。”
然而,記者發現,來伊份產品的供貨商來自全國各地,如福建、廣東、四川、浙江、山東等。在包裝上,不少受委托加工單位甚至連詳細廠址都沒有標明,如一款小包裝花生的外包裝上就標著“受委托加工單位地址”為“牟平區武寧鎮張家村”,而另一款獼猴桃片的加工單位地址干脆標成“周至縣馬召”。
[專家]
擴張應以制度完善為前提
來伊份從成立至今,短短10余年的時間里,就發展了約2500家門店,一些消費者提出,來伊份是不是因為擴張步伐太快,而忽視了對質量的把關?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晁鋼令教授認為,商業連鎖機構的擴張速度與其監管制度并沒有直接關聯,“國外很多大型商業連鎖企業的擴張速度都非常快,但這些企業大多都是以自身嚴格的監管制度為根本。對于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商業連鎖機構必須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如對生產廠商的實地考察、商品外包裝的審核、過期食品的處理及采購人員的培訓等,必須有一套非常完善合理的制度。現在,很多商家僅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書面資料、合格證書、已有的檢測報告等來判斷,這是不負責任的。”
[相關鏈接]
來伊份上市可能遭遇阻力
來伊份上市進程正處于申報當口,卻遭“添加劑門”。記者昨致電來伊份公司,有關人士回復“我們暫時不談上市,等待檢測結果出來再說。 ”
據中國證監會網站顯示,來伊份已遞交A股的首發招股說明書,計劃發行5000萬股,在深交所上市,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門店擴張、物流系統升級以及信息化系統升級。包括計劃在60個城市新增連鎖店1900家,上海設立休閑食品基地等,全部項目的投資額超過14億元。
申銀萬國(微博)的分析師林瑾表示,是否會影響來伊份的IPO,關鍵還要看檢測結果的情況。對來伊份來說,食品安全相當重要,即使一款產品出問題,也可能因為信用的問題,而影響其他產品的銷售,從而影響公司的業績。目前來伊份的IPO進程處于申報階段,還未通過證監會的最終審批。
來伊份“未上市先出事”,在大力推崇消費股的市場中,來伊份再次為投資者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