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手機爆炸引熱議 記者追訪發現其電池曾被曝多個問題——
一部4月初新買的聯想樂phone手機,沒想到卻成了身邊的炸彈。4月19日晚,這枚“手機炸彈”疑發生爆炸,致一名年輕女孩腿部和手部燒傷。
記者致電聯想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爆炸原因正在調查中。
事件
手機突爆炸 女孩手腿被燒傷
4月19日晚11時許,記者在通州區潞河醫院的燒傷科病房里,見到了手機事故中受傷的女孩陳寧(化名)。年約20歲的她是吉林人,來京工作不久卻遭此橫禍。
陳寧穿著病號服躺在床上,左手纏著厚厚的紗布。燒傷的左腿蓋在被子里,看不到傷口。雖然傷處已被包扎,但女孩仍不時地哼哼幾句,口中喊著“疼”。
精神狀態很不好的陳寧,面色十分疲憊。當記者問到事發時的情況時,女孩只是回答:“別讓我說了,我很累。”說完便歪過頭去睡著了。
左側褲兜冒煙 痛苦躺地呼喊
陳寧的身邊有同事陪伴著,其中一名男子的手上也纏著紗布。“我這是幫她掏手機的時候燙傷的”男子介紹。他是陳寧的老板,目睹了事發時的情景。
4月19日晚8時許,店里的同事聽到一陣呼喊聲。發現陳寧躺在地上不停打滾,左側褲腿處還冒著煙。“她就在那打滾,一直喊。手還直往褲兜里掏著什么。”
老板趕緊和另一名同事,幫助陳寧把左側褲兜里的東西掏出來,并且將燒著的褲子扯下。“掏出來一手機,流出一股黑色的液體特別燙,把我手燙傷了。”陳寧的老板說。
手機爆炸疑與電池有關
據同事講,發生事故的是聯想樂phone A520。同事介紹,手機是從通州一家正規超市購買。并出示購物發票,顯示時間是4月2日,距離事發僅僅半個月。
事發前陳寧將裝著電池的手機,和另一塊原裝電池一起,塞在左側的褲兜內,兩塊電池都是剛充滿電。但同事們均不清楚事故是怎么發生的。
追訪
聯想手機 曾被曝電池易發熱
記者查詢多個知名電商網站發現,包括樂Phone A520在內的7款聯想手機都曾被曝出“電池易發熱、待機時間短”等問題。此前各地有多起手機爆炸事件發生,且原因大多和手機電池有關。
記者上午致電中關村方面,不少經銷商都表示近兩年反映聯想手機電池過熱情況的用戶確實不少。
手機經銷商劉先生告訴記者,前兩天還有個用戶反映聯想a60目前用了不到四個月,一個原裝電池,一個兼容電池,在正常狀態下有時會提示電流過高,同時使用原裝電池時還會頻繁出現提示溫度過高的情況。
對于此次的爆炸事件,記者第一時間致電了聯想方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有工作人員到醫院看望了傷者,并且與家屬見了面。對于此事,聯想方面已經成立相關項目組,積極處理此事,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調查。
如何安全使用手機
1.一定要用原廠電池:在過去幾年內,全球已有20余起手機電池爆炸事件發生,引發這些爆炸案的都不是原裝電池
2.不要隨意改裝手機
3.不要將電池放在高溫環境下
4.不要使用破損的電池
5.不要長時間用手機通話:長時間通話會造成手機電池、電路及聽筒發熱,如果用的是偽劣電池,極易引發爆炸
6.手機充電時盡量不要打電話:充電時,手機電池會產生熱量,打電話會加劇熱量的提升
延伸
手機爆炸 多因電池引起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手機因電池過熱而引發的爆炸問題屢見不鮮,去年就有多起iPhone4手機爆炸的案例發生。也是在去年,蘋果還因為其第一代iPod nano存在電池過熱問題而宣布全球召回的情況。
對此,有專業人士表示,電池爆炸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使用了偽劣產品。
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手機電池的品種良莠難辨。
據了解,國家有關規定要求手機電池在過充電、過放電或外部短路時有保護功能,不出現起火、爆炸等現象。
專家指出,一般引起手機電池爆炸主要是電芯,電池電芯的正負兩極需要用一層隔熱膜包住,并且有輔助的保護電路來提高安全性。
如果電池設計不合理或者是生產廠家偷工減料,比如采用的隔熱膜耐熱性能不過關,或根本就沒有設置保護電路,電池在過度充放電或是受到外部高溫的影響,就容易發生短路,從而沖破外殼發生爆炸。
另外,將手機放在高溫或易燃物品旁,也有可能引起爆炸。
專家提議,為安全起見,應盡量使用原裝電池。安全使用鋰電池應該注意使用質量過硬的合格鋰離子電池、使用合格配套的鋰電池充電器、盡量避免使用手機萬能充電器,如果允許的話,盡量購買安全系數高的聚合物鋰電池。
手機電池標準 監管需加強
據媒體報道,2007年,原信產部電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開始醞釀出臺手機電池統一標準。彼時,泰爾實驗室主任何桂立設想,將手機電池像干電池那樣進行標準分類,就像干電池有幾種尺寸大小不同的型號一樣,并應用到所有手機上。
時至今日,統一手機電池標準仍未有實際進展。業內專家認為,普通電池雖然存在標準的型號,也沒有統一品牌、統一電池容量等。手機電池作為手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其型號和品牌相掛鉤也是導致其難以標準化的原因。
專家認為,當務之急就是通過加強監管保證質量,“目前許多經銷商的促銷活動,都是買一部手機配送兩塊電池的,其中一塊是原裝,另一塊是其他品牌或冒牌電池。在這方面,國家還沒有政策監管到位。”
文/記者 王伶玲 王賀建 王妍
相關新聞
近些年
爆炸過的家電
家用電器本來是提供給人們生活方便的產品,隨著近些年家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問題也層出不窮。
洗衣機爆炸
今年年初,家住北京的崔女士在洗衣服時,洗衣機的甩干桶突然發生了“爆炸”。爆炸的威力牌洗衣機是一臺雙桶洗衣機。
據了解,春夏之交是清洗羽絨服的高峰季節,不少市民都用洗衣機自行清洗,在這過程中,洗衣機極容易發生爆炸。
專家提醒,羽絨服由于質量較輕、透氣性能差,在高速甩干時會不斷膨脹,容易形成氣囊并浮出甩干桶之外,造成衣物與洗衣機固定部件摩擦、破損,甚至造成高速旋轉的甩干桶擺動過大、沖擊損壞。加上干燥的尼龍布和羽絨會產生靜電,靜電產生的大量熱量短期爆發,這種情況下洗衣機很可能發生爆炸。
灶具鋼化玻璃爆炸
近年來,大部分灶具廠家用鋼化玻璃裝飾抽油煙機和燃氣灶表面,但爆炸事件卻時有發生,但多數爆炸事件均無法查證具體原因。
有關專家表示,鋼化玻璃面板發生爆炸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中自爆占總事故的3%左右,屬于內部原因,另外97%的事故來源于外在原因。
專家介紹,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盡量避免用酸、堿清潔劑或鐵刨等硬質物品擦洗,隨時將濺落在灶面上的鹽、醋、醬油、水擦凈。
冰箱爆炸
冰箱爆炸則是家電行業內不多見的新聞。
去年9月26日上午,北京海淀一居民家中發生火災,住戶稱是家中新買的冰箱發生爆炸引發火災。2010年8月,河南的消費者侯先生家中的冰箱門板突然爆裂。
除此之外,三星(微博)、TCL(微博)等品牌最近幾年也出現過冰箱爆炸的事件,相對于其他家電產品而言,冰箱爆炸人為操作原因并不多,而對此,廠家也基本上能夠積極賠付。文/記者 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