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家藥用明膠企業也被抽驗出鉻超標;產品被責令召回銷毀
毒膠囊事件追蹤
據新華社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近日在全國范圍內對藥用明膠和膠囊生產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對18家藥用明膠生產企業抽驗了166批明膠,檢出1批產品鉻超標;對117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抽驗了941批藥用膠囊,檢出15家企業74批膠囊鉻超標,不合格率為7.9%。
藥品生產許可證將吊銷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昨日公布了藥用明膠和膠囊抽驗鉻超標企業名單。15家鉻超標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浙江9家、河南2家、四川2家、重慶2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責成相關省局對違法企業立案調查并責令監督企業立即召回鉻超標藥用明膠和膠囊,在監控下銷毀,堅決防止再次流入市場;按照法定程序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上述企業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人強調,對鉻超標藥用明膠和膠囊企業及相關責任人員,必須依法從重從快查處。藥用明膠和膠囊生產企業產品鉻超標,堅決吊銷企業藥品生產許可證;其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一律列入黑名單,不得再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的,一經查實,立即移送公安機關偵辦,追究刑事責任。
企業以后須公示膠囊來源
鉻超標問題暴露出這些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法律意識淡薄、社會責任缺失,也暴露出監管部門日常監管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所有藥品生產企業全面查找管理中的問題和漏洞,嚴格遵守藥品監管法律法規,不折不扣地執行質量管理規范,生產藥用膠囊必須從藥用明膠生產企業采購原料,必須具備相應的檢驗檢測條件和能力,必須對進廠原料和出廠產品實行批批檢驗,堅決防止工業明膠流入藥用膠囊生產環節,堅決防止不合格膠囊進入藥品生產環節。
所有藥用膠囊和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必須在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網站公示明膠和膠囊來源。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舉一反三,狠抓監管責任落實,確保日常監管到位,加大藥用明膠和膠囊監督檢查和樣品抽驗頻次,切實把好關、看住門。同時,對問題產品要抓緊調查流向并依法處置。
膠囊抽驗鉻超標企業名單
●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
●浙江省新昌縣華星膠丸廠
●浙江省新昌縣瑞香膠丸有限公司
●浙江省浙江康諾膠囊有限公司
●浙江新大中山膠囊有限公司
●浙江省新昌縣沃洲膠丸有限公司
●浙江林峰膠囊有限公司
●浙江省新昌縣誠欣膠囊有限公司
●浙江省新昌縣天林化工膠囊有限公司
●河南省焦作金箭實業總公司
●河南昊海藥業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正和藥用膠囊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金瑞藥用膠囊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匯祥膠囊有限公司
●重慶瑞迪膠囊有限公司
藥用明膠抽驗鉻超標企業
●河南省焦作金箭實業總公司
相關新聞
浙江兩家膠囊廠復工派駐廠監督員保安全
據新華社電 記者昨日從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政府獲悉,新昌已經有兩家膠囊廠復工,其他符合條件的膠囊廠也將陸續復工生產,藥監部門已經向復工企業派駐了駐廠監督員,以此保障膠囊生產安全。
按照“關停一批、倒逼一批、扶持一批”的要求,經過綜合評價,第一批復工膠囊廠為浙江宏輝膠丸有限公司和浙江藥聯膠丸有限公司,4月24日下午復工生產。這兩家膠囊廠均為新昌膠囊廠中的“排頭兵”企業。
據了解,目前浙江省已立案查處藥用膠囊生產企業13家,吊銷5家企業生產許可證;查封相關問題企業生產線76條;公安部門立案3起,逮捕9人,刑事拘留25人,取保候審9人。涉案的5個品種7個規格的藥品,在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暫停交易,各醫療機構暫停使用已購進入庫的剩余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