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福爾摩斯是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私人偵探”的代名詞。他在破案中注重調查研究,善于分析推理,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再難搞定的案子有他出馬,必有斬獲!
如果福爾摩斯穿越時空來到中國,不知會做何感想? 8年前,廣州九頭鳥調查事務所成為廣州首個成功注冊私人偵探類商標的偵探公司。被外界解讀為:“私人調查業”“吃螃蟹”的第一家。8年后,這家調查事務所被查封,同行猜測其被查可能侵犯了他人隱私。
這幾年,電影里出現的私人偵探公司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已不再遙遠,只要客戶需要,就有名為“調查公司”的私人偵探出馬,揚言“什么都可以查到”!
目前我國“私人偵探市場”現狀如何?誰是這類調查公司的客戶人群?“私人偵探”們又是怎樣工作的?
據中央臺記者湯一亮報道,很多調查公司打著知識產權服務公司,私家偵探公司的幌子,從事著非法調查業務,有些調查公司甚至公然在網上打出:“婚前背景核實、婚外情取證、實地行蹤、車輛信息”等廣告。有些人出于某種特殊目的,委托這些公司對被調查人進行跟蹤、竊聽、偷拍。
在和朋友吃飯時,有人偷拍;在打手機時有人竊聽;在外出游玩時已經被定位;甚至賓館的住宿信息等等全都暴漏無疑。而這一切,被調查人居然毫不知情。
據了解,1993年,公安部曾經給各地公安機關發過一個通知,禁止成立帶有私人偵探性質的民間調查機構,但目前,由于該項業務市場,民間調查公司達到2萬家左右,從業人員也近20萬。而對于普通人來說,辨別出哪些調查公司是非法的并不容易,因為它們往往披著合法的外衣。
比如有的經過工商部門正式注冊,有的還掛在某些組織機構下面。在私家偵探公司的從業人員良莠不齊,有的原來做過警察,有的原來是律師,有的甚至是毫無任何法律知識的人。其實,能夠接觸偵探行業的人起碼也得具備基本的法律常識。
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何家弘接受采訪時說,對于這些偵探公司應該制定有關規章制度來進行約束,比如制定一些準入資格。
由于我國民事訴訟要求“誰主張、誰舉證”,雖然私人偵探公司存在一定的市場需求。但相當一部分民眾還是持有保留意見。
民眾:不能因為你要取證,為了維護一種權益避免一種傷害而造成另外一種傷害。
北京市民樊女士表示,不信任感讓她對私人偵探敬而遠之。
樊女士:我不會考慮用私人偵探,我覺得是侵犯隱私的,私人偵探應該在法律框架下進行工作,但是目前咱們國家根本做不到這一點。有些私人偵探會隨便進入別人的空間或竊聽別人的電話,我覺得這些非常不安全,說不定下一個被調查的就是我。
“偵探”往往與刑事案件相關聯。而基于政策,我國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的私人偵探機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何家弘教授更傾向于把國內這類公司稱之為“民間證據調查人員”。
何家弘:1993年公安部的那個通知較明確禁止成立帶有私人偵探性質的機構,我更傾向于把這種機構稱為“民間證據調查人員”,現在這些人很少介入到刑事案件中,所以絕大多數都設立到一些經濟糾紛、家庭糾紛、民事糾紛之中,可能也反映了現在中國社會的一種現狀。
旅居美國多年的何家弘教授介紹了美國私人偵探行業的細分業務和嚴格管理制度。
何家弘:講到美國私人偵探,大家都會想到阿倫·平克頓,創建了美國第一家私人偵探機構。私人偵探有一個更大的概念“私人保安業”,也包括傳統的調查業務或者叫私人偵探,他們都有正規的管理,首先有關人員必須要獲得有關資格,從事哪一種類私人保安工作或私人調查工作必須獲得執照,另外公司開設和經營哪些業務范圍都非常明確。
在《名偵探柯南》的故鄉日本,類似“毛利小五郎私人偵探社”的標牌在現實中也相當常見。旅居日本20多年的黃學清女士介紹,因為日本警察無權介入民事糾紛,私人偵探在這個領域可以大顯身手,市場空間很大。
黃學清:日本私人偵探企業屬于調查行業中的一種,得到日本政府認可。到2010年底,在公安委員會登記的偵探公司有5千多家,日本偵探公司的工作很多是對個人行蹤、婚外情、法人或個人信用進行調查,在保護客戶個人隱私同時也存在侵害了被調查者個人隱私的情況,對此,2007年實施的偵探業法中規定,不得對別人平穩的工作等個人權益利益造成傷害。
盡管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日本私人偵探公司卻總打法律的“擦邊球”。
黃學清:近年來日本國民生活中心每年收到的對偵探企業的投訴都在1千件左右,主要是支付費用方面以及有關顧客的個人信息方面的糾紛,有的偵探公司甚至為了金錢威脅客戶,還出現了收買電話公司員工獲得客戶個人信息的事情,嚴重觸犯了法律,為此日本不僅不但完善法律規定,日本警視廳還責令日本調查業協會對行業內進行監督指導。
人民大學法學院何家弘教授指出,在中國,除了國家法規制定,行業細節規范迫在眉睫。
何家弘:調查活動往往會侵犯有關人的權利,比如隱私權。并不是只要你侵犯了他的隱私權,這個行為都必須禁止,因為和隱私權相對還可能有另外一個權利,比如知情權,在調查的時候,獲得這些信息可能會侵犯他的一些隱私。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允許這些“民間證據調查人員”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這里非常關鍵的就是調查手段的問題,所以這個也是現在迫切需要加強規范的一個方面。
中國古話說的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把這話改一下:“偵探求證,獲之有德”。這個社會準則沒有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