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節油產品不靠譜
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北京市部分私家車主為了達到省油的目的,將目光投向各種節油產品。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依靠節油產品省油不靠譜。
文/本刊記者 李穎
自3月2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破8”之后,高昂的油價無形中增加了廣大車主的養車負擔,如何降低養車成本成為眾多車主時下熱議的話題。
節油產品魚龍混雜
4月12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幾家汽車配件裝潢店及部分加油站,發現這些地方出售的節油產品五花八門,品種多達十幾種。這些產品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部分產品上還標明已獲得相關檢測機構認證字樣。
記者了解到,這些節油產品主要分為節油裝置、汽油添加劑、機油添加劑三類,而汽油添加劑則是被廣大車主購買較多的一種,其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就拿這種75毫升的吧,一瓶45元經濟實惠。”在一家汽車裝潢店內,店主極力向記者推薦說:“這種節油劑可以省油20%左右,最近賣得很火,一上午賣個十來瓶沒問題。”據店主描述,這種節油劑操作非常簡單,就是將其直接倒入汽油中,第一次使用時需要添加三五瓶,半個月后,每次加油后添加一瓶即可。
記者在淘寶網(微博)輸入關鍵詞“節油”,發現正在銷售的節油產品近萬件,產品種類多達數百種,基本上以燃油添加劑和外裝置式節油器兩類為主,售價由十幾元至上千元不等,更有標注美國、日本等進口產品。且很多節油產品打上了“專利號”,有的甚至稱通過了相關部門的檢測標準。而對產品的節油效果,大部分商家聲稱能節油20%,更甚者打出節油45%。
在一家皇冠店記者看到,店家打出“燃油寶、節油寶、汽油添加劑,一箱油可多跑100公里,無效賠命”的廣告,店里單就節油器最近一個月的銷量為3000多件,記者粗略瀏覽了一下買家評價,發現大部分都為嘗試使用。
節油效果尚需認定
汽車節油產品真的有效嗎?
對此,記者采訪了部分正在使用節油產品的車主,大部分車主對添加劑的使用持觀望態度。“這個東西一直都在賣,我沒試過,怕有副作用。”車主張先生說道。
車主王先生告訴記者,半個月前,他開車到離家不遠的加油站去加油,在等待的過程中,一位手拿汽油添加劑的推銷人員極力向他推薦手中的產品。一想到如今汽油價格不便宜,對方又說用了節油劑能省油10%,他不免動心了。“我的車百公里耗油10升左右,再加上我本人又是新手,開車時油耗肯定大。”王先生考慮到這些因素,于是買了兩瓶準備試試效果。然而,半個月過去了,說起節油效果,劉先生感覺并無明顯變化,“到底省沒省下油還是未知數,但光買節油劑就已經花了幾十元。”
記者算了筆賬,按汽油8元/升、平均節油率5%計算,每50升油最多節約20元油錢,買一瓶燃油寶35元,不僅沒省錢,反而要倒貼15元。
即便如此,仍一些車主表示在高油價下愿意嘗試,車主陳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連續加了2瓶,效果還不明顯,想再試試看。
隨后,記者從通過網上購買了相關節油產品的顧客反饋意見得知,八成以上的消費者對其節油效果表示“不確定”。
多數產品不靠譜
那么,市場上銷售的汽車節油產品究竟怎樣?到底有沒有節油的效果呢?
帶著種種疑問,記者咨詢了部分業內人士。在北京市某汽車4S店工作的翁先生告訴記者,市面上銷售的節油器大多不靠譜。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穩壓節油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穩定汽車工作電壓實現節油。事實上,現在出廠的汽車都有不錯的穩壓裝置,如再安裝節油器而改變了汽車原始電路,對行車安全會造成一定隱患。“如果真有10%以上的節油率,汽車制造企業豈不早就安裝了?”翁先生反問道。
而燃油添加劑大部分都是清凈劑,對清洗油路有一定作用。雖然它能分解噴油嘴、進氣閥上因為汽油燃燒產生的積碳,使汽油充分霧化、燃燒,但省油應該是清除積碳后所達到的間接效果,單靠燃油添加劑節油基本上沒什么效果。
“這類節油產品并非車車適用,新車沒有形成積碳,更加不需要添加。”翁先生說,另外,一些有年份的車子,每行駛到兩萬公里,最好到4S店里做個保養。
隨后,翁先生補充道,燃油寶等燃油添加劑,其成分主要就是在普通的汽油、乙醇中提取出來的高濃度的提純物,也就是俗稱的“汽油精”,其成本可能只需要幾塊錢,且大多數燃油添加劑廠商根本就沒有做過發動機或是整車的測試。如果隨意加入燃油添加劑,有可能會給汽車發動機帶來副作用。
據悉,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技術指標來規范節油產品,相關產品究竟能省多少油、提高多少動力,實際當中很難測量。消費者最好不要盲目相信產品制造商宣傳的效果。
平時注意車子的維護、保養,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才是真正的省油之道:
1.平穩行車速,不過急加速不過急減;
2.遇紅燈時提前松掉油門降速,盡量避免急剎制動;
3.低速時開窗,高速時關窗開空調;
4.減輕車輛自身重量,不放置多余物件;
5.保持輪胎氣壓的正常值,定期檢查氣壓;
6.盡量使用黏度低的機油,引擎省力就省油;7.定期保養發動機,定期更換三格(三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