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邊是苦苦尋藥的患者,一邊是廠家倉庫充盈的藥品,還有一邊是無限漲價的“黑市”。是誰手控了供需的天平,造成了市場的緊缺?
21世紀網獨家報道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以下簡稱“破免”),俗稱破傷風“救命藥”,如今面臨全國緊缺,讓許多患者尋藥無門,通過報紙、廣播、微博的求助信息頻繁發出。
“破免”真的是全國告急嗎?原料供應緊張?政府限價廠家無動力生產?廠家高價出貨醫院零庫存?企業聯姻黑市高價出售?……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導致了普通患者希望在正規渠道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卻一針難求。
隨著21世紀網進一步調查,真相逐漸揭開:政府限價是72元左右(各地限價有差異),廠家賣給醫院是70元,但賣給中間商是100元。
批發價水漲船高 政府限價成空
21世紀網通過廣東省物價局獲悉,破傷風免疫球蛋白(250IU/瓶)從2012年2月15日開始執行的最高零售價格是72.6元。
物價局工作人員表示,市面上出售價格高出1分錢都是違法的。
5月6日,21世紀網以采購員身份對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查。
四川遠大蜀陽向21世紀網表示,公司在4月份還有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供應,目前已經沒貨,并給予批發價150元/支的參考報價,高出規定最高零售價格1倍。
華蘭生物和泰邦生物則都要求搭配出貨。
泰邦的業務員表示:“去年每支60-70元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現在參考價格80元/支,但不單獨出售,只能和‘乙免’(指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按1:1搭配批發,合計價格210元!
華蘭生物(002007.SZ)業務員則要求‘破免’與‘乙免’按1:2出售,“因為現在‘破免’原料供應緊張,加上限價政策下利潤低,只能這么處理!
目前無貨可供的成都蓉生表示,兩個月前的批發價格是68元/瓶,與最高零售價格也僅相差4元。
華蘭生物的業務員向21世紀網表示:“目前政府限價和市場行情下,加上開具發票和物流成本,企業給予的報價醫院都是很難接受的。”
廠家的報價對目前正規醫院的零庫存給予了解答。
廠家庫存充裕 價高者得
2011年貴州關閉采血漿站,導致原料供應不足,成本上漲。成為了此次廠家回應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市場緊張的主要理由。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7月,貴州省衛生廳于對省內采血漿站進行了重新規劃,省內單采血漿站從原來的20個減少為4個。
貴州省單采血漿站變動情況
在調查過程中,貴陽黔峰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網表示,公司已更名貴州泰邦,與山東泰邦同屬于泰邦生物。
2011年8月1日起,作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供應商,華蘭生物在貴州的采血漿站減少了5個,泰邦生物的漿站減少了6個。
要求搭配才能出貨的華蘭生物(002007.SZ)業務員向21世紀網表示:“沒辦法,原料緊張,價格自然漲了很多!
要求搭配才能出貨的華蘭生物(002007.SZ)業務員向21世紀網表示:“沒辦法,原料緊張,價格自然漲了很多!
21世紀網卻發現,在北京市藥品檢驗所最新公布的批簽發公示中,華蘭生物送檢的22229盒產品的有效期至2014年5月1日。按其官網產品介紹中的3年有效期,這批產品在2011年5月份已完成生產。
在吉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的公示中,山東泰邦生物成功獲批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有效期至2013年10月17日,藥品的生產日期為2010年10月17日。
那時,貴州還未關站,血漿并沒有減少。
關站之前的血漿成本并沒有上漲,關站前生產的藥品的漲價理由何在?
泰邦生物的業務員周先生向21世紀網表示:“緊張的其實不是原料,是行情!
周先生表示:“自從政府限價以來,‘破免’的利潤空間小了,生產的廠家少了,市場向賣方傾斜,我們基本上不單獨出售‘破免’,一直都是搭配‘乙免’或‘靜丙’出售。”
“不同地方的政府限價是不一樣的,在廣東72.6元的限價下,我們的利潤很小,供貨也就很少。其他地方限價高點的,我們會供貨,但是一般也很少向醫院供貨。我們的客戶主要是中間商,醫院按現在的市場行情,是沒法存貨的,只會虧本。”周先生向21世紀網解釋。
在限價較高的地方,企業為何不能在有利潤空間的前提下降低批發價?
他表示:“公司這邊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存貨其實還有很多的。市場的緊張,是相對的!
周先生回應稱:“如果賣給醫院是70元,我隨便找個中間商100元就能出貨,即使都不虧本,你會怎么選?”
周先生表示:“這個藥品的市場不大,但在企業利潤與政府限價的博弈中,也會有它復雜的地方!
一邊是在正規醫院苦苦尋覓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患者,一邊是企業倉庫里數量充足的藥品,還有一邊,則是可以持續供貨、無限漲價的“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