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媒體曝出,濟南一市民將一支冰糕常溫放置24小時后竟成了一攤膠狀物,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增稠劑添加過量所致,這則新聞將食品添加劑問題又推到了風口浪尖。今年津城入夏比去年早了22天,不少市民選擇吃冷食解熱。昨日(10日),記者對津城市場上售賣的高中低檔冰棍進行了調查,發現食品添加劑的多少與價格的高低成反比,即添加劑越多,冰棍售價越低。
市場調查
0.5元冰棍中含13種添加劑
昨日記者從市場上分別買回了高中低檔冰棍,其中一根0.5元的小雪糕含有甜蜜素、卡拉膠等13種食品添加劑,這在冰棍市場上屬于最低端的產品;一根火炬類冷食售價為1.5元,含有色素、增稠劑等11種食品添加劑;售價為4元的蛋筒含有卡拉膠、檸檬酸、焦糖色等9種食品添加劑;最貴的一罐售價20多元的冰淇淋,僅含有5種食品添加劑。看來,冰棍的添加劑數量和售賣的價格是成反比的。
對此,不少購買冷食的市民都表示,從沒關注過冰棍外包裝上標注的成分,更沒關注過食品添加劑。“以為就像從前一樣,這些冰棍都是用水、牛奶和糖做成的,沒想到一根小小的冰棍里竟有這么多添加劑!”
業內人士
添加劑少的冷食成本較高
去年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一項規定,要求所有食品添加的添加劑成分都必須毫無保留地標示在外包裝上,不能用“甜味劑”“增稠劑”“增味劑”之類字樣來合并標示。因此,今夏市場上出現的冰棍大多采用新包裝,上面將所有添加劑的名稱都列舉出來,讓消費者一目了然。不過,一目了然之下著實令人害怕——我們幾分鐘吃掉的一根小小冰棍里竟有10多種添加劑。
曾在冷食生產企業任技術人員的彭女士表示,在冷食生產中,國家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不到30種,各類冷食中添加劑的含量也有一定要求,但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控制成本只能多投放添加劑。“牛奶味雪糕不可能100%用牛奶,為了有那個味道又減少成本,肯定要放添加劑。”彭女士表示,這就是為什么添加劑少的冷食售價貴,原因就是成本高。
急救中心醫生
添加劑雜易致消化道疾病
這么多添加劑對人體有無害處呢?本市120急救中心的醫生表示,合格且適量的添加劑對人體無害,但過量就可能導致肝臟功能受損等問題。冰棍里含有添加劑過多過雜,容易引發消化道疾病。尤其對抵抗力較弱的兒童來說,食用過多的色素及糖類添加劑可導致好動、情緒易波動、自制力差等神經系統疾病。
食品專家
添加劑疊加標準亟待出臺
食品專家表示,盡管國家對每種食品添加劑的含量都有規定,但還是不夠具體詳細,即使企業生產的每種食品添加劑都在規定含量內,可如果是多種增稠劑的疊加,含量就有可能超標了。關于食品添加劑疊加含量的安全標準國家目前并沒有具體規定,亟待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