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遇到突發險情、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大家第一反應就會撥打110報警。但是,這種電話報警的方式,并不能滿足所有需要。比方說聾啞殘障人士;或者長途汽車上發生搶劫,如果你電話報警,就會被犯罪分子發現,遭遇打擊報復等等。
而近日,一條關于“短信如何報警”的微博在網上被頻頻轉發。有網友稱,“全國統一短信報警號碼是12110加本地電話區號的后三位。如:東莞地區就是12110769,鄭州地區就是12110371。”發短信真的可以報警嗎?
為了驗證這條信息的真實性,中央臺記者焦瑩特別向公安部求證。公安部辦公廳副主任、指揮中心主任程人華告訴記者,公安部早在2008年,就確定將“12110”作為全國公安機關統一的公益性短信報警號碼。
程人華:12110短信報警平臺的建設,是公安機關為了殘障人士尤其是聾啞人士提供便利報警的舉措,也是為了對一些群眾在特殊情況下無法用電話報警方式進行報警的一種補充。
但是,為什么開設了這么多年的報警號碼卻不被社會廣泛知曉呢?程人華解釋說,這完全是技術性問題:當年由于受通信運營商的制約,“12110”無法在全國推廣,只在部分省區市試點。
程人華:當時還存在短信丟失和短信延時比較嚴重的情況。
而且12110在實際操作中還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當撥打110報警電話時,一般會就近接入當地公安指揮中心。但是,手機短信卻無法做到這點。由于事發地不清晰,接警員需要重新詢問地點再分流移送報警,這不僅影響了警方的處置速度,也不利于群眾及時獲得救助或幫助。
針對這種情況,浙江省公安廳想出一個好辦法,他們在2009年推出12110+本地電話區號后3位的短信報警服務,讓當地警方第一時間接收到警情。
程人華:浙江做法比較好,是采用12110+尾號的區號,就是比方說,杭州是12110+571,金華12110+579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接把短信發送到當地的公安局110,這樣便于更快更好地為報警人提供有效服務。
浙江的做法有望向全國推廣。而12110需要解決的最后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時候實現免費?
程人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技術上基本上已經突破了。所以,公安部決定今年要在全國普遍推開12110的短信報警服務。但是,有一個問題現在還沒有解決好,就是費用問題。短信報警是要收錢的,電信營運商,每條1毛錢,現在我們正在和營運商談,希望把這個事情能夠免費。
4年過去了,短信報警號碼仍舊鮮為人知,如今技術難題逐個破解,希望推廣工作的下一個4年能夠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