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安康訊 (記者 胡毅) 紫陽縣城關鎮太平村災區安置點還未入住的新房存在漏水等問題,購置這里的房子,受災群眾花了10多萬元,但安置房卻成了“鬧心房”。
村民購房花了10多萬元
連日來,紫陽縣城關鎮太平村3組“7·18”受災村民向本報反映,稱政府為他們在村里集中安置點修建的安置樓存在質量問題,1號樓頂層住戶的房子因漏水無法居住。
5月16日上午,記者前往紫陽縣采訪。1號樓5層住戶盧大紅一家人沮喪地坐在裝修了一半的新房里。盧大紅說,他家是洪災受災戶,2010年10月,村鎮請陜西華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在太平村3組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修建了兩棟安置樓。去年10月,他花10.7萬元(其中貸款7萬元)拿到了這套三室一廳的安置房鑰匙,但卻沒有將要入住新居的喜悅,因為早在去年8月份抓鬮定房、看房時,他和妻子汪貴娥就發現1號樓頂樓的4套房子都存在漏水情況,他們向村鎮反映此事后,一名張姓副鎮長稱“根據政策原則不能換”。
汪貴娥說:“我們曾多次找村支書交涉,村支書拍著胸脯說樓頂又修補過了,讓我們放心裝修入住。去年年底,我們把房子裝修到一半時下雪了,屋頂又開始漏水,這樣的房子咋能入住啊。”
記者在盧大紅家中看到,室內的屋頂和墻面已經裝修完畢,地面卻僅僅簡單鋪了水泥地面。客廳和一間臥室內已經裝修好的天花板上水漬斑斑,有多處出現滲水的痕跡。記者隨后又查看了5樓另外一住戶的房子,其室內還沒有開始裝修,屋頂多處有漏水留下的明顯水漬。
一住戶房屋出現裂縫
采訪中,有村民反映1號樓4樓魏姓住戶家中的客廳至廚房約有七八米長的裂紋。因魏姓住戶當日不在家中,記者未能實地查看。但工程的承建方——陜西華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漢平證實了此事,其稱房子出現裂縫是因地基下沉所致,漏水可能與施工工藝有關。但他同時表示,房屋裂縫與樓頂滲水在建筑行業內是正常現象。
當日下午,鎮長蔣學軍表示,自己是今年剛剛調任城關鎮工作的,但他已經聽說了集中安置房漏水的情況。目前,鎮政府已介入調查。鎮紀委盧書記稱,接到群眾反映后,他和紫陽縣住建局、開發商前去查看過,負責工程駐場監理的縣住建局工作人員馬霖當時稱“這些情況在一定的技術參數內,是正常的”。
對此,蔣鎮長則表示,房屋出現裂縫、漏水,不管有何原因,應該都不正常。此后,蔣鎮長專門安排鎮黨委副書記與記者一起前往縣住建局了解情況,但并沒有見到負責工程駐場監理的馬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