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車電池能電傷人!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自己孩子的手被一塊不在充電狀態的電動車電池給電糊了。從網友的跟帖中,揚子晚報記者發現,同樣被電的人還很多,不少網友坦言“從沒聽說電池不充電也這么危險”。昨天,記者采訪了解到,國家規定電動車電池上一定要有警示標注,但很多企業并未執行,導致民眾對電池的危險警惕不足。而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對電動車電池插孔的設計尚無統一標準,這也讓不少企業鉆了空子,不給插孔加裝保護裝置,導致電池電人危險的存在。
揚子晚報記者 張筠 文/攝
揚子警示
1.電動車電池本身就是一個較大容量的電源,其充電的插孔和正常插座無異;
2.目前很多電動車廠家未給電池充電插孔安裝保護裝置,用金屬或人體(手指)接觸插孔的正負極就會被電到。
【驚心一幕】
孩子手被電動車電池電到灼傷
“只見火星直冒,孩子大哭起來,跑過去一看,孩子的手都糊了。”5月19日,網友“山莊一條道”在西祠胡同上發帖稱,5月18日,自己的孩子不知從哪弄到了一枚一角錢硬幣,到處找地方往里塞硬幣玩,結果塞到了電動車電池上的三相插孔里。“電動車沒有充電,是充好了放那里的,從來不知道電池這么危險啊。”由于對電池危險性警惕不足,等火花四射時,才知道孩子惹了禍,但此時孩子的手已經被電糊了。慶幸的是,從網友的表述看,孩子的手可能只是被灼傷,電黑了而已,目前已無大礙。
本以為“山莊一條道”講述的遭遇是一場難得的巧合,可記者從網友對此事的跟帖中卻發現,很多市民的孩子都被電動車的電池電過。“有一次我家寶寶用鑰匙戳電動車充電口,也是這樣,火星直冒,手指頭都黑了,電動車的保險絲直接燒爆掉。”“我也有過這樣的遭遇,昨天我的電瓶里的保險絲又燒了,后來才知道是小孩用鑰匙搞的。”“我家兒子有次把充電器的那頭塞到電池接電源的地方,突然火花一閃,把我嚇死了,還好孩子沒事兒”……
早已走進尋常百姓家的電動車,使用的電池為何會有如此隱患?
【網友解析】
電池插孔不裝保護電路留隱患
“這是電池的問題。娃把正負極直接短接了,電流過大造成(手指燒傷)的,按理說,這種電池都應該有過流保護的,可現在沒幾家安裝。沒過流保護,短路時還會失火,實際上很可怕。”網友“麥克小狼”就電動車電池電人一事,專門給揚子晚報發來了一片上千字的文章。
“麥克小狼”告訴記者,理論上說,所有大電流的電池都應安裝保護電路,但廠家都為了省錢,不會安裝的,最多是加個保險絲罷了。因為電池電壓都控制在50V以下,不至于電死人。
該網友認為,鉛酸電池僅安裝保險絲是不合理的,一是電動車以電池為主動力,電壓與電流都很大。二是電動車電池接頭可直接接觸,較危險。無保護電路,一旦接觸插孔,手被電黑就很正常。
而再安全的鋰電池,也有可能直接失火,所以通常動力用鋰電池組上都會安裝一板電路板。有這樣電路的鋰電池組,直接用金屬去接觸正負極,不會有任何反應。
“麥克小狼”認為,就電動車電池來說,純裸電池是鉛酸的安全,但由于所有廠家都不會給鉛酸電池加保護電路,結果就難免有打火的情況發生。
【驗證實驗】
碰觸電池插孔 鐵螺釘被燒缺
記者提出做一下實驗,看看碰觸電動車電池的插孔究竟會發生什么。萬和車輛連鎖店的林師傅反復問了記者三遍“你確定?”林師傅說火花四射的場面他見過,“威力相當驚人”。
林師傅選了一塊目前市場保有量最大的48V鉛酸電池做實驗。起初,林師傅拿了一跟末端是塑料包裹的十字起。剛準備觸碰,想想還是作罷,“萬一電流太大,還是會電著我”。林師傅改成用老虎鉗夾著一根鐵螺釘來實驗。記者準備好相機,對準電池插孔處,林師傅小心翼翼地用螺釘往插孔里一放。“啪”的一聲,一陣強光閃爍之后,記者感覺臉部有點疼痛。由于記者靠電池只有30厘米樣子的距離,臉上被濺起的火星灼到了。
從記者拍下的照片看到,濺起的火花有10厘米高,雖然火焰只燃燒了1秒鐘不到,但可以清楚看到,電池的金屬插孔被燒得通紅,螺釘的螺紋也被燒掉了一部分,可見瞬時溫度有多高。林師傅說,48V的電壓雖然電死人的幾率不大,但產生的高溫燒傷人是很正常的。“一些劣質電池沒裝保險絲,短路了也不會斷電,會一直燒,直到電池被燒毀為止,如果人被燒到,那就慘了。”
【探訪市場】
大多國產電動車電池無保護措施
昨天上午,南京中華路上專業銷售電動車的萬成車輛連鎖店總經理杜匯拿了一個拆卸開的48V鉛酸電池,告訴記者,電池插孔有三個呈三角形排列的“金屬頭”。上面的是正極,另兩個是負極。電動車電池的插孔原理和家中使用的三相插座原理是一樣的。人體接通了正負極,就會被電。
在杜匯的連鎖店里,記者看到某款進口的電動車電池插孔外掛著一個橡皮套,可以正好蓋住電池插孔裸露的金屬部分。而在電池插孔的旁邊,還貼著一張警示標語,上面寫著“請不要觸摸線頭,也不要插入異物”。杜匯說,自己賣電動車14年了,目前國內電動車企業能做到像進口車這般細心的還不多。
記者隨后在杜匯的連鎖店以及周邊數家電動車銷售店逛了逛,共看了13個國產電動車品牌,沒有一個牌子的電動車在電池插孔附近裝有橡皮套。不過,有兩個牌子的電動車采用的是嵌入式插孔,插孔金屬部分被塑料包裹,無法觸碰到金屬部分(下圖左)。剩下的11個牌子,只要拔下電動車和電池的連接線,電池插孔的金屬部分是直接暴露在外的(下圖右)。記者同時注意到,這13個國產電動車品牌中,居然有8個品牌的電動車在電池上找不到任何安全標示。
【專家解釋】
電動車電池插孔安全尚無國標
昨天,南京市電動車協會會長徐亞南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目前南京全市電動車總保有量可能要達到100多萬輛。而人們對電動車存在的危險隱患,仍缺乏重視。“人體的安全電壓是36V,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電池最低的是36V,最高達到48V,孩子很容易被電傷。家長應該清楚地意識到,電動車電池就是一個電源,放在家里一定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有些雜牌電動車廠,舍不得在安全標示上花一分錢!這個需要我們和有關部門加大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徐亞南說,國家明文規定電動車生產企業要在電池上明確標注安全標語,但有很多小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堅決不執行,直接導致民眾對電池危險性警惕不足。
至于電池插孔是否需要配備安全裝置,徐亞南說國家尚無相關規定,有待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