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寧波5月23日消息(記者李楊)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22日),中國之聲全天重點關注了浙江寧波鄞州貝農為了防止新鮮貝母腐爛變質,用硫磺熏蒸浙貝母的消息。報道播出后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昨天下午,鄞州區政府分管領導召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了解情況、聽取治理硫磺熏蒸貝母意見。
寧波的鄞州種植貝母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浙貝母的主要生產地之一。為了防止新鮮貝母腐爛變質,傳統貯藏方法主要有石灰加工和硫磺熏蒸兩種。由于石灰加工后的貝母保存時間短、藥品賣相差,因此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硫磺熏蒸法一直被廣大種植戶應用于貝母的貯藏養護和加工過程之中。
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定中雖然取消了這種加工方法,但目前國家還沒有具體的二氧化硫限度標準,導致硫磺熏蒸貝母現象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管控。昨天下午,在寧波鄞州區章水鎮的會議室里,鄞州區食品藥品監管分局副局長洪煜談了自己對治理硫磺熏蒸貝母的建議。
洪煜:最根本的一個辦法,作為藥監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國家能夠把中藥材也好、包括浙貝母(在內)的有一個準確的二氧化硫殘留含量的限量標準。它如果有一個這樣的限量標準,那么超過這個標準的就完全可以按照藥品管理法作為劣藥來處理。
由于鄞州區貝母以農戶分散種植為主、產品以外銷為主,受利益驅動,農戶不愿采用投入大、要求高的無硫化處理方式,加之受當前法律法規缺失等因素影響,無硫處理一時還不能全面普及推廣。對于實現去除硫磺熏蒸貝母,鄞州章水浙貝協會會長邵吉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邵吉山:我們最好給大戶人家企業化,今年已經成立了協會,協會里機械設備方面要重視。這個設備搞好了、后顧之憂沒有了,對老百姓講,他自然會上來。你沒有服務條件,灰貝沒人要、硫磺不能加工、切片沒有計劃,你怎么叫他搞。
寧波市鄞州區副區長夏素貞表示要搞一個貝母專業生產合作社。
夏素貞:我們要打出一個統一的品牌,統一生產技術標準,統一培訓,統一對外銷售。一個是可以提高貝農的抗風險能力,第二個可以提高我們貝母的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