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初夏,切開的西瓜在冰箱里冷藏多久不壞?昨日,九龍坡區陳女士得到的答案是:29天,瓜瓤依然新鮮。憑家庭主婦的直覺,她認為自己買的西瓜有問題:莫非添加了有害健康、用于保鮮的東西?
噫!買到了“瓜堅強”
上月24日,陳女士在九宮廟買了一個黑美人西瓜回家。一次無法吃完,她留一塊放冰箱冷藏。
陳女士常出差,5天后回家打開冰箱,赫然發現那塊未覆蓋保鮮膜的西瓜依然新鮮。憑家庭主婦的直覺,她認為西瓜有問題:莫非添加了類似甲醛等有害人體、用于保鮮的東西。
為證實猜測,她繼續在冰箱存放這塊西瓜,期間觀察瓜瓤顏色、聞氣味,甚至用指甲輕掐瓜瓤看變化,懷疑逐日增加———西瓜依然新鮮,不倒瓤。
5月11日,陳女士向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求助,希望重慶晚報記者采訪專家解開“瓜堅強”之謎。
她提供的購物小票表明,西瓜在上月24日購買。細看瓜瓤,色澤略帶暗紅,儼然成熟。
實驗:“瓜堅強”不倒
為解開“瓜堅強”謎團,當日,重慶晚報在專家指導下買了一個品種、重量和大小相近的西瓜,跟“瓜堅強”作對比實驗。
試驗分三步:按“瓜堅強”大小切塊,不貼保鮮膜冷藏在同樣溫度的冰箱;每天觀察兩塊西瓜變化。
次日,“瓜堅強”新鮮依舊,試驗瓜漸失水份。第5天,“瓜堅強”外觀沒改變,試驗瓜散發輕微酸氣,體積有所縮小。第10天,“瓜堅強”仍然不變,試驗瓜體積縮小一半。昨日,“瓜堅強”保持新鮮神話,試驗瓜開始流液。
取“瓜堅強”一小塊,鼻聞無異味,入口有水分但瓜味不明顯。試驗瓜無人敢嘗。
專家:這是一只半熟瓜
昨天,重慶晚報記者就“瓜堅強”一事,向栽培西瓜頗具知名度的重慶益保西瓜專業合作社請教。合作社項目部主任李正祥介紹,4月下旬在渝銷售的黑美人西瓜產自海南等地,屬早熟西瓜品種之一,通常在生長至五六成熟時采摘。該品種較其他品種西瓜纖維粗,保存時間更長,即使切開也不例外。
“瓜堅強”切開一個月不倒瓤是咋回事?西南農業大學園藝系主任羅慶熙說,跟其早熟品種有關。
羅主任他介紹,坊間傳言西瓜添加有害物說法并不靠譜,因為西瓜的結構決定了不易被添加。另外,傳言西瓜生長中添加有害物的說法主要有三個版本:1、催紅素,可加速西瓜成熟,但添加后會使西瓜壞得更快;2、坐果靈,可讓西瓜跨過授粉過程,但采摘后無法檢測;3、注射甲醛保鮮更是無稽之談,即使注射也限瓜瓤極少區域,不可能遍及整個瓜瓤。從以上幾點分析,都跟“瓜堅強”不吻合。
羅慶熙說,“瓜堅強”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是一只為方便長途運輸被提前采摘的半熟瓜。
長年販運水果的劉成樹等司機告訴重慶晚報,為降低長途運輸損耗和賣出好價錢,采摘銷售半熟瓜是產地公開秘密,內地消費者鮮有知情。半熟瓜含糖量低、質地堅硬,略帶酸味。跟成熟瓜相比,口感和營養成分大打折扣。
重慶晚報記者 黃艷春 實習生 文翰
一聽二看三手摸
就能分辨半熟瓜
專家介紹,傳統辦法能夠分辯出各種早熟品種的西瓜。
一聽,手拍或指彈時,發出“嘭嘭”聲是熟瓜;有“當當”聲的沒成熟;“噗噗”聲則過熟。
二看,瓜皮光滑、花紋清晰、陰面發黃,瓜柄綠的是熟瓜;瓜表面有茸毛、光澤暗淡、花斑和紋路不清,瓜柄黑褐色的是不熟瓜。
三摸,成熟瓜表面有光滑感,臍部和蒂部內收;手摸時,指尖有發澀感的是生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