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日電 (張志剛) 近日,中國多地出臺公廁“限蠅令”引起廣泛熱議,支持者認為通過樹立標桿來引導公廁治理,是一種人性化管理舉措;而反對者則直指“量化考核”實無可操作性,形式主義嚴重。
多地出臺公廁“限蠅令” 網友調侃蒼蠅有編制
5月22日,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發布《北京市主要行業公廁管理服務工作標準》。標準明確,公廁廢棄物停滯時間不超過30分鐘,蒼蠅不超過兩只。事實上,江西南昌市對公廁等城市公共設施也有類似的管理標準,不過公廁內的蒼蠅允許比北京多1只,即“公廁內蒼蠅不多于3只”。而海南省三亞所有公廁執行“九無”標準,規定管理服務上必須要做到“無成蠅”、“無蠅蛆”。
無獨有偶,西安也有“公廁內蒼蠅不得超過3只”規定,但是90%的市民不知有此規定。甚至有的保潔員也表示不知情。而南京市城管局對公廁衛生也做出過要求,其中包括對蒼蠅數的要求,在視見范圍內不得超過五只。
各地一系列的公廁“限蠅令”瞬間引爆了網友的創作熱情,網絡上一條北京蒼蠅質疑南昌蒼蠅多一個“編制”的段子被轉載評論幾萬人次,網友笑稱是因為北京的戶口比較貴。同時更煞有其事地稱南京蒼蠅可以有五只,算是是中國最具幸福感的蒼蠅。
各地對公廁的蒼蠅數禁超標準從何而來?據考證,早在1997年,中國出臺《城市環境衛生質量標準》,其中對公廁衛生質量要求一項內,就提出了公廁內蒼蠅數的禁超標準:一、二、三類廁所蒼蠅的個數分別不超過0、3、5只。因此,只要查閱各座城市的公廁衛生標準,即可計算出各地公廁蒼蠅的數量限制。
規定公廁蒼蠅數量 形式主義還是人性化管理?
南昌去年施行的《南昌市城市管理標準(試行)》,規定嚴控區的公廁蒼蠅不應超過3只,有關人士解讀說,該試行標準是以南昌市人民政府文件的形式發出,作為南昌市城市管理工作考核依據,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但據當地記者調查發現,該標準未并嚴格實行,南昌不少公廁蒼蠅數量超標。南昌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稱,每個季度都會對全市的公廁環境衛生狀況進行考核,一般不會去數蒼蠅數量,而是看整體衛生狀況。
西安大多數市民認為,“三類公廁蒼蠅數量不得超過3只”規定有點夸張。一位市民稱,給公廁蒼蠅限數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沒有考慮到執行的難度,有點“紙上談兵”的感覺,況且公廁衛生的好壞,也不是蒼蠅數量就能決定的。
“既然不會真去公廁數蒼蠅,這種強制性規定還有什么意義?”網友據此質疑稱,這種規定看起來精細,其實不具操作性,是一種形式主義。
同時,也有市民對類似規定表示認可,海南三亞規定公廁中一只蒼蠅都不許有,一位市民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雖然規定有點雷人,但是總算有具體的規定,是一種進步,公廁的衛生狀況會因此改善一些。
面對社會上的各種說法,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環衛管理處負責人也解釋稱,蒼蠅數量是指在公廁可視范圍內的數量,之所以做這樣的規定,是希望用量化手段方便監督檢查。北京市對于公廁的管理服務工作標準,是一種工作要求,但不是一種強制性的標準,希望引導這些公廁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限蠅令”成效幾何 專家觀點呈現兩極分化
透過表面的熱鬧喧囂,質疑“限蠅令”背后的核心議題究竟何在?歸根結底,在于政策統一性和執行靈活性之間的平衡。換言之,通過指標進行的量化管理,有效性到底如何?
有專家指出,這些新標準、新舉措都是尊重利益訴求、追求社會認同的反映。進一步講,“兩只蒼蠅”的標準也具有很強的符號意義,蘊藏著通過樹立標桿來引導公廁治理的深意。將公廁清潔衛生的標準量化,其實就是細化、嚴格化,實施起來有對照,也就更具可行性,這個規定本身無可厚非。
有媒體評論指出,北京公廁標準還有如“廢棄物不得超過2個,廢棄物的停滯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等有具體時間和數量限制的要求。公眾之所以把目光盯在“2只蒼蠅”上,其實還是有一種非理性的情緒宣泄在里面。對于公廁而言,諸如專用廁位的要求,以及清潔衛生方面的規定,都屬理所當然。蒼蠅數量限定,雖有滑稽和可笑的成分在里頭,但這樣的標準不需要諷刺,公眾更不能陷入詭辯式批評的泥淖。
同樣,也有專家認為,執行不了的“蒼蠅”標準,只是眾多“空頭”規定的一個典型案例,“"限蠅令"規定不可謂不細,但因為脫離實際而難以落實。蒼蠅限量為2的京標管理辦法反映出科學的目標管理下掩藏著的假大空與形式主義。
陜西理工學院梁中效教授說,廁所和老百姓的生活關系非常密切,從主管部門來說,出臺規定的初衷是值得肯定,但具體的標準應該從實際出發,不能太過機械和量化。出臺一項標準最重要的兩條是:科學合理,具備可操作性。但是,“公廁蒼蠅不得超過2只或3只”在落實、統計和監管上都不具操作性,最后也難免成一紙空文。
據此,有專家尖銳指出,監管標準應寧缺毋濫,無法執行的就一定不要出臺。公廁管理標準的出臺確實很有必要,但有些條款還不如沒有。因為,監管標準本身如果就不嚴謹,嚴肅性自然便降低,由此便可能會帶來執行的虛化。
一則小小的公廁衛生標準還引發了外媒的關注。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新西蘭電臺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都做出報道。BBC駐北京記者邁克爾•布里斯托甚至親自體驗了一回北京公廁。在體驗完公廁后,布里斯托認為,任何進步都是有幫助的。他說道,中國還有很多人必須使用公共廁所,出臺新的標準是中國嘗試改善公共衛生、提高便捷性的一步,值得肯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