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記者 王雅)在外就餐,一份被薄膜封閉包裝的“消毒餐具”擺在面前,每份收費1元的……可這份“消毒餐具”真的消毒了嗎?消毒達標嗎?昨天,深圳市衛人委公布了“2012年全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專項整治抽檢結果”:全市29家持有營業執照的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經過抽檢消毒后的餐具、飲具,僅17家“合格”。
樣品抽檢不過關單位達12家
據市衛人委公布,根據廣東省衛生廳《關于開展集中消毒餐飲具聯合整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積極配合“三打兩建”行動的工作部署,嚴厲打擊生產不合格集中消毒餐飲具的違法行為。
近期,該委組織衛生監督部門對全市29家持有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含餐具清洗消毒)的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生產的消毒餐飲具進行了監督抽檢,檢驗項目為感官、大腸菌群、致病菌四項(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和烷基(苯)磺酸鈉。抽檢餐(飲)具541份,合格502件,產品合格率為92.8%,不合格項目為感官、大腸菌群。
對合格和與不合格的單位,衛人委均進行了公布,其中深圳市邦潔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等17家單位,被抽檢了14~24份樣品,檢測的項目全部合格。而另外深圳市益群餐具消毒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也同樣被抽檢了14~24份樣品,但分別在湯匙、碟、碗、筷子、杯子、勺子等餐具、飲具上,呈“大腸菌群陽性”或“有水粘附”。
今年已通報13家不合格單位
根據相關法規,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從2010年以來開展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專項監督檢查和專項監督抽檢,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抽檢結果及時向社會通報,杜絕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集中消毒餐飲具進入餐飲單位。在日常監督檢查中,深圳市衛生監督局依法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選址、布局、消毒工藝流程、生產用水、設備、使用的消毒產品以及消毒餐飲具的產品包裝和標簽內容進行監督檢查。
目前,我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存在消毒工藝流程未按回收、去殘渣、浸泡、機洗、消毒、包裝、儲存設置的;消毒后的餐飲具不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14934)的;使用的消毒產品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規范的;未提供餐飲具批次出廠檢驗報告等不良生產行為。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存在的問題,深圳市衛生監督局依法要求其進行整改。
今年,深圳市衛生監督局曾對現場監督檢查結論為不合格的13家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進行了通報。
無照企業 更容易獲利
相關
新聞
深圳晚報訊(記者 王雅)深圳的餐飲業如此發達,每天在外就餐的市民數量龐大,全市僅29家取得“營業執照(經營范圍含餐具清洗消毒)的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能滿足這么強大的餐飲市場需求嗎?而昨天,深圳市衛生監督局公布的信息顯示:近年來,持照的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數量呈下降趨勢。數量不斷減少的正規企業與強大的市場需求之間產生巨大的“缺位”。
根據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的名單和衛生監督機構巡查情況,2010年市衛生監督局監管37家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2011年市衛生監督局監管32家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截至2012年5月底,納入衛生部門監管的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的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全市共有29家,主要分布在寶安和龍崗兩區。
市衛生監督局的分析報告顯示:目前,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存在的問題是“在獲得營業執照前,不需獲得衛生許可,使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在選址、布局及生產加工過程中存在先天不足。導致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很難進行整改。”
同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自身管理水平比較差,從業人員素質低,加上企業的經營環境競爭激烈,無照企業低成本進入市場,惡性競爭導致有照企業不敢投入、增加經營成本,以至有些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環境難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