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銀鐲子變黑、自來水余氯過高、硫化物檢測超標……隨著今年7月1日新國標全面強制性實施,自來水水質問題受到普遍關注。
最近,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對媒體表示,北京的市政供水在2007年新標準實施的初期就已經完全達到了國標全部106項指標的要求。北京在全國率先達到國家頒布的106項飲用水衛生新標準,檢測能力達205項,出廠水指標全部達到或優于國家標準,市民可以放心飲用。
不過,記者調查中發現,仍然有部分小區的自來水并不那么令人放心。那么,官方的達標和某些小區的不達標,兩者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疑問1:銀鐲子為何變黑?
解答:洗澡水里含硫,而硫化物是強氧化劑,銀鐲子被氧化
建議:檢測費太貴,如有疑問先查6項
核心指標
數月前媒體曝光的一則新聞稱,有居民用熱水洗澡時發現水特別臭,手上戴的銀鐲子也突然變黑了。結果水樣檢測發現硫化物超標。
“洗澡導致銀鐲子變黑,其實并不算新聞。”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所長趙飛虹教授說,“加熱過的洗澡水里含硫,而硫化物是強氧化劑,所以導致銀鐲子突然變黑。”
據介紹,能讓銀鐲子變色的情況很多,主要原因是熱水器中的水本身硫化物超標,硫化氫和硫化物會和銀反應,導致銀鐲子變黑。劉女士遭遇到的就是這種情況。
趙飛虹建議,居民如果對家里的自來水水質不放心,可與疾控中心或技術監督部門聯系,請專業的檢測機構上門取樣。她不建議居民自己取樣送檢,主要是個人采樣不具有采信資格。
據了解,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85版)的常規檢測有35項,而2006年公布的新標準檢測項目達106項,多半為非常規檢測。不過,個人檢測費用高昂,僅目前自來水的常規42項檢測就需要至少3000多元錢。
根據經驗,趙飛虹向居民推薦了一個省錢的檢測方案:“一次檢測項目不必太多,核心的檢測項目是游離余氯、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硫化物、氨氮、菌落總數等,就能夠了解水質的大致情況。”
疑問2:自來水余氯超標了嗎?
解答:離自來水廠越近,余氯含量越高,越遠則越低
建議:只要符合余氯標準,可以放心飲用
本月初,朝陽區壹線國際小區的周女士專門拎了一瓶自家的水樣送到了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
“家里的自來水有一股特別大的消毒水味兒。每次刷牙的時候都感到氯氣很重,這樣的水肯定有問題。”周女士說。
送檢當天上午八點,周女士先取水樣,方法是將自來水龍頭的水開到最大,放水約5分鐘,然后接了一瓶自來水。隨后,周女士驅車將水樣送到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檢測時間是上午10時。
當天和周女士同樣送檢的還有其他小區的幾位居民。檢測人員告訴記者,測余氯采用的是DPD試劑,與水中余氯反應后一般溶液呈淺紅色。
記者看到,檢驗員先把水樣倒入試管中,接著向試管滴入3滴檢測試劑,之后等待幾分鐘,觀察水樣的顏色變化。其他小區的自來水和試劑反應后的顏色都是淡淡的紅色,而周女士家的自來水卻是明顯的紫紅色。
結果顯示,當天來自豐臺區玉林小區的自來水余氯含量為0.066mg/L;來自西城區立恒名苑小區的自來水余氯含量為0.05mg/L;而來自朝陽區壹線國際小區周女士的樣本則顯示,余氯含量為0.164mg/L。
“我家的水還能喝嗎?”周女士擔心地問。
“可以飲用。”研究所所長趙飛虹教授明確告訴周女士。她介紹說,自來水廠都是用氯進行消毒,氯具有消滅病毒、細菌、原蟲等去除微生物的作用,避免飲用水帶來的急性感染病癥。盡管氯消毒帶來不可避免的消毒副產物,如三氯甲烷等,但用氯消毒是100多年來自來水凈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那么,周女士家中的自來水為何比其他小區用戶的顏色更深,而且含量高出兩三倍呢?
“按照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及要求,出廠水最低不能低于0.05mg/L,上限是4mg/L。”趙飛虹教授解釋說,“北京市自來水出廠時余氯含量一般約在0.7-1mg/L,但通過管網的輸送,到用戶家中時都會有一定的消退。”
趙教授說,三年前研究所曾針對北京市東西南北4個方位的自來水余氯含量進行測量,發現“離自來水廠越近余氯含量越高,越遠則越低”,但基本上保持在國家標準的范圍內。
“但余氯也不是越低越好,所以余氯含量最低標準是不低于0.05mg/L。”趙教授說。
疑問3:自來水硫化物為何超標?
解答:超標的硫化物,一般來自小區的二次供水水箱
建議:看物業是否會每隔半年貼出清理水箱的通知
那么,有些小區屢屢傳出水質不合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今年4月,大西洋新城小區一高層住戶王先生就向本報投訴,家中自來水水質檢測硫化物及氨氮均超標。
記者看到,該住戶送檢的自來水水樣顯示:硫化物含量0.086mg/L,而國家標準為0.02mg/L,超標約4倍。所幸的是,水樣中的菌落總數為0。硫化物超標約4倍這是否意味著自來水管網遭受污染?
“管網污染的可能性很低。”趙飛虹教授說,根據研究所二十多年對北京自來水水質的檢測,尚未發現市政供水管網水質超標的情況。超標的硫化物,一般來自小區的二次供水水箱。
送檢水樣的王先生告訴記者,該水樣來自大西洋新城D區210樓11層,該棟物業于1999年建成入住,采用水箱二次供水方式。
“小區二次供水水箱供應的自來水含硫化物,往往是有機物分解以后的副產物。例如糞便、垃圾瀝液、動物尸體等瀝液進入水體后,都會產生硫化物。”趙教授分析,“另一種可能是供水水箱曾經出現細菌污染,細菌死亡后尸體崩解殘留。如果供水水箱長期不清洗,也會出現硫化物超標的情況。”
本報此前調查也曾發現,由于管理不善及長期未清洗,北京一些小區二次供水的生活用水水箱中死貓、死鼠等動物尸體并不鮮見。(詳見本報2012年1月30日17版)
“這類問題多數存在于高層住宅的小區。”物業管理專家黃傳煒對記者表示,市政管網供水的壓力一般可直供5層及以下樓層住戶,但更高的樓層壓力就不夠了,需要通過水箱加壓后泵到住戶家中。因此,自來水水質硫化物超標,主要可能是物業服務企業對水箱管理不善帶來的二次污染所致。
專家告訴記者,有一個簡便的辦法,可以了解到小區二次供水水箱是否得到及時清洗。根據規定,小區二次供水水箱至少每半年應清洗一次。清洗水箱需要將水箱中的存水全部放掉,因此物業服務公司一般會提前貼出通知告知業主“停水”、“清洗水箱”。
“我入住小區6年,但從來沒看到過因為清洗水箱貼出過停水通知。”居民王先生對記者說。
專家:對個人來說尚無完善的解決方法
“水質是否污染有一個直觀的標準,就是自來水中TOC——總有機碳的含量在逐漸升高。”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所長趙飛虹教授稱。
記者了解到,水體中總有機碳(TOC),是以碳含量表示水體中有機物質總量的綜合指標。TOC的測定一般采用燃燒法,此法能將水樣中有機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來表示有機物的總量。因而TOC是評價水體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不過,TOC并不在國標全部106項指標內。“上世紀90年代TOC含量標準為不超過1mg/L,而今天的規定則是5mg/L以下為合格。”趙飛虹教授說。
據市自來水集團介紹,北京從2000年以來連續12年干旱,水資源極度緊張,不得不以地表水作為主要原水。目前,市自來水集團使用的密云水庫等本地水水源和河北水庫水多達22處。
那么,對入戶水質不放心的一些居民來說,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趙飛虹表示,對個人來講目前尚無完善的解決辦法。“對于氨氮和硫化物來說,家中普通的凈水器無法除掉,如果不用超濾處理無法除去,只能用反滲透設備。但上了反滲透的設備,如果不及時清洗,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根據我們檢測,目前安裝在社區的自動售水機,水質只能達到生活飲用水的標準,而多數無法達到純凈水的標準。”趙飛虹說,一方面是售水機凈水工藝簡單,部分設備既不能清洗,又長期不更換濾芯,因此自動售水機嚴重的二次污染問題也不能忽視。
“品牌企業的桶裝水和瓶裝純凈水,或許是一個次優的選擇。但前提是不要買到假水。”趙飛虹最后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