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云渠道亂象曝光
本報記者 陳青松
礦泉水高端品牌“依云”近日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6月初,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一批不合格食品和化妝品名單,來自法國阿爾卑斯的高端水品牌“依云”天然飲用水因亞硝酸鹽超標上了“黑榜”。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依云水質量頻繁出現問題,包括此次亞硝酸鹽超標事件在內,已經是依云6年6次登上不合格食品黑榜了。依云似乎成了質檢黑榜上的“常客”,前3次是由于菌落總數超標,后3次則是亞硝酸鹽超標。
然而,幾乎在每次質檢結果公布后,依云品牌所有者,僅對依云菌落數超標問題作出回應稱,系歐盟的檢驗標準和國內標準不一樣所致,而對出現質量問題后企業如何改善等問題并未作出回應。
“依云”再曝質量問題
《中國企業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了解到,6月4日,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最近一批209批次進口不合格食品和化妝品中,此前多次上“黑榜”的高端礦泉水品牌“依云”赫然在列:由北京大自然貿易有限公司從法國進口的一批2.376噸“依云”天然飲用水被查出亞硝酸鹽超標。
公開資料顯示,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幾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此外,亞硝酸鹽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分解物二級胺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可引起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
目前國標和國際標準都對亞硝酸鹽設有限值。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中規定亞硝酸鹽每升小于0.1毫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天然礦泉水標準中則小于0.02毫克。
國際瓶裝水協會(IBWA)、美國聯邦環保署EP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生產規范中明確規定瓶裝水亞硝酸鹽(Nitrite)含量不得超過1毫克每升。
據悉,依云是水源來自數個靠近法國埃維昂萊班的礦泉水品牌。1991年由達能集團所有。
雖然“依云”在國內一直以高端飲用水自居,而實際在國外,依云水與普通飲用水價格無異,市場占有率也不高。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依云、福維克和巴黎水曾經作為三大奢侈品在國內推銷,但是后面兩家沒有堅持下來,而依云在中國經過近20年的推廣,現在儼然已經形成水中的奢侈品。
然而,業內人士透露,在歐洲依云只是大眾消費品牌,可到了國內就成高端水了。在價格方面,在歐洲等地區,500毫升依云水售價僅在4元人民幣左右。而在國內,同類型產品價格普遍達到10元左右,而在酒店,依云通常售價在40元以上,最終消費者購買價格是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成本的4—5倍。因此毛利極高,一箱依云的毛利超過100元。
河南省中醫院營養師李希民則表示,高端的礦泉水營養成分其實與咱們普通的“涼白開”差異并不是很大,其本質都是水。
渠道混亂是主因
朱丹蓬表示,一般礦泉水不合格有以下三個原因,亞硝酸鹽、溴酸鹽和細菌超標,如果是亞硝酸鹽超標,那肯定就是水質問題,水質問題是天生的問題,是先天不足。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研究員趙飛虹也認為,“依云在中國年年抽檢,年年不合格,應該是水源有問題,因為水質和運輸是沒有關系的,基本排除物流和運輸污染的可能。”
2011年11月,依云被曝亞硝酸鹽超標,彼時,第三方檢測機構天祥集團食品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亞硝酸鹽的超標,問題只可能出在水源、倉儲及物流等環節。
針對此次依云礦泉水“亞硝酸鹽超標”事件,達能依云食品營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戴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稱,官方渠道的依云礦泉水從水源、灌裝、到運輸的全過程,理論上不可能出現亞硝酸鹽超標。但戴寧同時強調,非官方渠道可能存在較大風險。
記者還從依云方面獲得的聲明中看到,達能依云食品營銷有限公司認為涉事產品不是依云官方渠道進口,因此,他們無法確認這些產品由“依云”出品。
6月8日,《中國企業報》記者撥通了依云礦泉水官方客服熱線。目前在國內大商場銷售的是港中進貿易(深圳)有限公司的進口貨品,而這批問題水的進口商不是正規渠道。
《中國企業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依云”進入中國的渠道分為兩種渠道,即官方渠道和非官方渠道。具體而言,官方渠道為:源頭廠到達能依云食品營銷有限公司,再到零售。而非官方渠道則為源頭廠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銷商,到其他貿易商,再到平行貨商,最后到達零售。
然而在依云礦泉水市場上,官方渠道和非官方渠道卻并存多年。而依云產品有較多非官方渠道,質量不在其監管范圍之內。
據戴寧介紹,“依云水從源頭到廠里灌裝,都是由我們公司完成的。之后,會分銷給全世界140個國家和地區的經銷商,后者會銷售給其他貿易商,貿易商又分銷給平行貨商,之后進入零售渠道。”
戴寧認為,包括查出問題的進貨商“北京大自然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即是非官方渠道進貨商。業內將這種進貨商稱為“平行貨商”。
渠道管控是根本
據《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依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進入中國,跟國內礦泉水品牌不同,依云并不走傳統流通渠道,其定位就是走奢侈品路線,主要面向國內五星級酒店和私人會所等特殊渠道。目前“依云”在中國市場增長良好,每年都有30%至50%的遞增。
然而,在經營方面,依云在中國市場的經營卻更像一個貿易商,因網絡擴張導致監管不力,讓其很難精確把控國內消費市場。
有報道稱,2000年之前,依云經銷商由廣州中山市一家公司做全國總經銷,下設各級經銷商。近年來,隨著銷售規模及銷售區域的擴大,依云逐漸將一級經銷商發展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經銷網絡也越鋪越大。“在中國負責依云的團隊人數并不多,他們通常只能做到對一級經銷商的審核及監管,而很難覆蓋到整個經銷網絡”。
品牌研究專家高劍鋒表示,從一個國外大眾消費品牌,到如今在中國礦泉水市場建立奢侈品地位,是建立在當時中國消費市場尚不成熟的基礎上。如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依云也應拋棄之前的品牌戰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產品品質及渠道管控等方面。
對于此次亞硝酸鹽超標事件,《中國企業報》記者與依云中國公司取得了聯系,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依云礦泉水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此外,與以往身陷“質量門”事件保持沉默不同,這次依云還選擇了公開回應。
達能依云食品營銷(上海)有限公司發表聲明稱,將與國家質檢總局聯系,在獲取有關產品樣本后,申請復檢,并及時公布相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