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號,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7類36款酒精飲品的測試結果,檢測數據顯示,古越龍山三款酒類飲品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分別由每千克0.2毫克至0.26毫克。這一物質在動物試驗中顯示損害基因并且致癌。消息一出,頓時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畢竟黃酒在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很多人就好奇說,喝了很多年都沒事,怎么就致癌了呢?
由于受到這一消息的影響,6月15號當天,黃酒企業龍頭古越龍山的股價大跌4.2%,在第二個交易日,也就是昨天,古越龍山全天停牌,今天,古越龍山小幅高開,最終收于15.03元,上漲3.02%,從15號至今,古越龍山共下跌了1.31%。專家分析說,這場風波甚至可能會影響整個黃酒行業。那么黃酒里的氨基甲酸乙酯到底有沒有危害?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這次公布的產品分別是“古越龍山三年陳釀紹興加飯酒”,“古越龍山正宗紹興陳年花雕(五年)”和“塔牌八年陳紹興加飯酒”,其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分別由每千克0.2毫克至0.26毫克。氨基甲酸乙酯簡稱EC,它本身不是劇毒化合物,但具有致癌性。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2007年把氨基甲酸乙酯列為2A類致癌物,屬于可能令人致癌物質。含酒精的飲料,特別是某些石材水果白酒和威士忌,往往含有高濃度的氨基甲酸乙酯。而有關專家則表示,黃酒中所含有的氨基甲酸乙酯與黃酒的加工工藝有關,并非人為添加。 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李博斌告訴記者,EC是發酵產生并非人為添加(大意) EC廣泛存在與發酵類食物當中,像醬油、醋啊,面包之類,都有,少量是不影響人體健康的。
針對這一情況,古越龍山的董事長傅建偉回應稱,古越龍山品牌黃酒符合國家檢驗標準,沒有安全問題。
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告訴記者,我們主動地把我們的產品請國家部門檢測中心請他們去檢驗,他們檢驗結果官方申明已經出來了。說明我們的東西是符合正常要求的。
雖然古越龍山酒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而氨基甲酸乙酯也并非人為添加,但一旦涉及到可能致癌,消費者必定會產生擔心,那么黃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到底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呢?
國家黃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李博斌告訴記者,報道中紹興的幾款古越龍山的酒,他是在200-260(微克)之間,按照這個量來說是遠遠低于國外一些水果類白蘭地酒的一些標準要求。所以應該說是不要引起大家恐慌。
上海:超市“問題”黃酒未下架 消費者反應不一
目前我國對黃酒中氨基甲酸乙酯(音:紙)的含量控制并沒有相關的規定,而且含量的檢測標準也并不統一。因此,不同的檢測方法檢測出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可能是不同的。我國關于在黃酒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方面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已經進入了調研階段。那么,在可能致癌的消息影響下,黃酒如今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如何呢?來看記者今天在上海市場的采訪。
記者在走訪了上海多家大型超市后發現,此次事件涉及的三款黃酒依舊在銷售,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至今還未接到上級通知,因此并未對三款產品進行下架處理。那么,消費者的反應又是怎么樣的呢?
上海市民告訴記者,一定要給他說清楚,由國家權威機構或者什么樣的人發出,因為老百姓對這種常識不一定太清楚的
上海市民告訴記者,會有所顧忌的。。。不管他是否是真的,還是小心一點好
上海市民告訴記者,這個肯定要注意了,因為黃酒我平常也喝一點,如果這樣情況的話我不知道其他黃酒是不是有(問題),可能會影響到消費吧
盡管有不少消費者對此次事件表示擔心,但是也有部分消費者表示并不會影響到日常的飲酒習慣。
上海市民:不想喝就不喝,我喝的
記者:您覺得這個消息對您沒什么影響?
上海市民:我沒影響
記者:您在選牌子的時候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上海市民:沒有,這沒什么影響,今天高興去大賣場看看有我就買了
記者隨后走訪了幾家飯館發現,均有銷售黃酒,但并無三款問題黃酒,對于是否會影響到其他黃酒的銷售,商家表示并不會有太大問題。
上海商家告訴記者,應該不會吧,這個東西畢竟是其中一種,現在哪一種東西會說完全保證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