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0日訊(記者 安然) 繼九旬老人遺留9萬元保健品過世事件被曝光以來,南京中科仍不顧中消協消費警示,頻頻進行著抗癌宣傳,屢闖監管真空。
業內人士指出,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是中科院對掛名保健品不管不問,在品牌維護上遠遜于清華。近期清華大學對掛名清華的保健品公司提出起訴,下屬公司清華紫光也用法律手段向“傍大款”的保健品公司維權。
由于保健品市場利潤不透明,甚至出現掛名中科院的保健品在菜市場銷售的怪象。
中科院“保健品”在菜市場賣?
今年四月末,南京九旬老人過世,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老人還留有兩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寄存單,以及部分未消費保健品,總價值達91771元人民幣,這些保健品足夠老人再吃十多年,因此事件一經報道就引發了一系列人性與道德爭論。
這些保健品主要來自南京中科集團公司和南京中科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最終家人向保健品公司只要回了62000余元。但經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發現,南京中科集團公司和南京中科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是兩家不同的企業。
掛名中科的保健品公司枚不勝舉。
近日,據長江商報消息,經消費者舉報,沌口工商局查處了一起專門針對老年人的消費欺詐案件。消費者稱在武漢市開發區薛峰菜市場有團伙兜售“保健品”,專騙爹爹婆婆,該團伙通過免費送贈品、或者低價打折的方式,抓住了老人脆弱心理進行欺詐,并稱50元購買“健康援助證”一張之后,就可以得到一個原價198元的“中科康樂中科藥磁枕”。
這些團伙還吹噓其金表是“中科院和美國太空總署聯合開發”的,經執法人員查看,他們所謂的“高科技”金表做工粗糙,是典型的地攤貨,估價不過幾十元而已。他們所有產品都是“三無產品”,所謂的“高科技”其實都是偽科學。
南京中科屢教不改 闖監管真空
中消協已發布消費警示長達四年之久,但南京中科集團仍然在違規宣傳其抗癌系列產品,并且曾經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頻頻發文數量高達24篇,中國經濟網記者曾多次調查并予以報道。
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南京中科在過去三年的時間里,先后55次因廣告違規被相關部門通報。早在2007年底,中消協曾發布消費警示告誡消費者:靈芝孢子油不抗癌,違規宣傳花樣多。中消協的消費警示說,一些靈芝孢子油企業大肆宣傳靈芝孢子油的抗癌功效,宣稱大量中晚期腫瘤患者在服用該品牌的靈芝孢子油之后,“往往能轉危為安,市后迅速暢銷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了超過二百萬腫瘤患者的信賴”。
直到上月25日,依然有媒體在題為"中科靈芝孢子油腫瘤生物免疫療法新突破"的文章中稱,“經臨床研究發現,無論是早期的腫瘤患者、中晚期重癥腫瘤患者還是嚴重復發轉移的患者,在配合使用中科靈芝孢子油的現代生物免疫治療后,都收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被國際醫學界稱之為腫瘤患者的'生物手術刀',為腫瘤患者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清華大學起訴“掛靠”保健品
中科靈芝孢子產品是目前國內賣得最火的三個靈芝孢子產品品牌之一。在廣告宣傳中,中科集團處處打著中科院的旗號,自稱是與中科院存在直屬關系,對其生產的中科品牌靈芝孢子油軟膠囊進行宣傳,使不少消費者掏大筆的錢購買其產品。
此前東方網等多家媒體曾經報道,南京中科假借“中科院”名義,自稱中科院的下屬企業,忽悠不少消費者。老人花萬元買來“中科院”研制的假靈芝孢子油,杭州癌癥患者花7000多元買中科靈芝,服用后并無效果。
相比中科院,清華大學對掛名忽悠的保健品公司屢出重拳。
因公司銷售的脂蛋白保健品名含清華二字,清華大學將北京水木博眾科技發展中心、洛陽清華博眾生物公司訴至法庭,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賠禮道歉。
針對近日曝光的“螺旋藻片產品質量門事件”,曾引發了媒體對清華紫光的一系列質疑,清華紫光是清華大學下屬控股子公司。而隨著記者深入調查發現,問題產品并非來自清華紫光,而是產自于一家自然人投資企業--威海紫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對于威海紫光市面流通產品,清華紫光集團方面均予以否認:從未對威海紫光進行商標授權,并直指:“威海紫光與清華紫光目前沒有股權關系。威海紫光的相關企業名稱中不應該存在‘紫光’字樣,甚至宣傳中也不該再以任何清華紫光名義進行。”目前,清華紫光已以威海紫光侵犯“清華紫光”及“紫薇”兩個商標專用權,向北京海淀區人民法院提出起訴。要求合計賠償210余萬元。
保健品遺產觀察之一: 老人留9萬元保健品過世 中科三年55次廣告違規
南京九旬老人過世后,家人整理遺物時發現老人還留有兩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寄存單,以及部分未消費保健品,總價值達91771元人民幣,這些保健品主要來自南京中科集團公司和南京中科健康咨詢有限公司,最終家人向保健品公司只要回了62000余元。
保健品遺產觀察之二: 老人留保健品遺產 中科遭中消協警示四年不改
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長達四年之久,但南京中科集團仍然在違規宣傳其抗癌系列產品。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聯線了南京中科集團策劃部王先生,他以不知情為由沒有直接回復。
保健品遺產觀察之三:九萬元保健品成遺產 南京中科貼牌中科院忽悠
老人留9萬元保健品遺產新聞引起業內廣泛的關注,中國經濟網此前報道了保健品生產商南京中科集團55次廣告違規情況被通報,遭中消協警示四年不改。
保健品遺產觀察之四:南京中科屢遭警示仍不改 一個月發24文宣傳抗腫瘤
此前,本網記者追蹤報道了南京九旬老人過世后留下價值91771元人民幣的保健品寄存單,以及部分未消費保健品事件,而事件主角南京中科集團在過去三年的時間里,有55次廣告違規情況被通報。近日,記者發現,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長達四年之久,但南京中科集團仍然在違規宣傳其抗癌系列產品,并且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頻頻發文數量高達24篇。